◎泽仁邓珠 文/图
作为一名90后,周昇成功被美国锡拉丘兹大学建筑学专业录取后,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建筑学硕士学位。2017年初,周昇回到成都,并通过考核成为了省住建厅的一分子,如愿实现了建设家乡的梦想。
2018年,因省住建厅定点帮扶得荣县扎格村规划设计需要,周昇首次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2019年,周昇直接参与编写了《四川省农房风貌导则》《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导则》《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等课题项目,收获了丰富的科研成果。通过多次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周昇深入了解了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重大意义。在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得荣县奔都乡俄木学村第一书记安士龙同志光辉事迹的感召下,周昇主动接过了驻村帮扶的接力棒,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成为一名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定点帮扶工作中的驻村干部。
谋划特色产业 奋进开拓有冲劲
到达得荣以后,周昇便迅速投入到驻村工作中,着手开展入户走访调研工作。经过近一周的时间,周昇对毛屋村39户农牧民的家庭收入、生产、医疗保障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结合脱贫攻坚时期相关数据资料,形成了重点关心、帮扶人员清单,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现象发生。
为帮助毛屋村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周昇和同事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科学制定能落地落实的产业振兴发展规划。他充分发挥住建人肯学习、能吃苦的优良品德,主动深入地里田头,走遍毛屋村的山山水水,与村民们交流了解毛屋村的产业基础架构、特色农产品和种植周期等。为有效改变毛屋村产业结构单一,及较为原始的农耕生活状态,提升毛屋村适应现代市场的能力,在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的信任与支持下,周昇和同事虚心请教、努力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种植且具备一定市场经济价值的农业产业路径。
周昇和同事在走访中发现毛屋村旅游资源丰富,根据毛屋大峡谷位于香格里拉旅游大环线节点位置的显著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向古学乡党委、政府建议,以“农旅结合”的方式打造“乡村振兴核心村”,实施毛屋大峡谷旅游接待点建设项目。周昇还结合住建领域职能与专业知识,从整体规划、建筑风貌、报建程序等方面为毛屋大峡谷旅游接待点建设项目提供技术帮扶。此外,在周昇的积极筹划下,毛屋大峡谷服务区成功举办古学乡旅游开发试点现场会,并通过进一步协调,有效整合到青羊区对口帮扶援建资金100万元,用于打造毛屋大峡谷旅游接待点。
为确保农业产业规划能有效实施,周昇成功邀请到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种植专家蒋元继到毛屋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达成羊肚菌试种协议。此外,依靠毛屋村是树椒发源地的先天优势,周昇还成功联系到省科学技术协会,并获得省级“科技小院”创建名额支持。借创建“树椒科技小院”契机,成功达成省农科院、得荣树椒产业龙头企业合作协议,在毛屋村流转土地建立“树椒科技小院”,以科研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得荣树椒原始DNA溯源、扶壮提纯、优质栽培技术集成研究及地方种植人才培养等系列工作。
最终,结合专家建议和不同作物种植生产周期等情况,周昇为毛屋村量身制定了以羊肚菌、得荣树椒、得荣天然蜂蜜为农业产业主体,“一年三收”可循环式发展的农业产业规划。
为保障农特产品销售渠道畅通,给种植户吃下“定心丸”,周昇和毛屋村第一书记王强胜积极协调对接相关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解决了毛屋村1500余斤天然蜂蜜的收购问题,帮助毛屋村整体增收15.8万元;2022年3月,毛屋村羊肚菌迎来丰收,仅试种的一亩地就收获高品质羊肚菌600余斤,销售额达30500元,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5000余元收入,有效激发了毛屋村村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劲吹文明新风 处处革新有担当
“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要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这是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向基层干部提出的殷切嘱托。
为抓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周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要求,于细微处着手,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把新思想、新政策、新风尚送到群众身边,推动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让精神文明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竭内生动力。
在省住建厅和得荣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7月,周昇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在毛屋村大力实施“新五改三建”(“五改”即改厕、改水、改圈、改厨、改路,“三建”即建沼气池,建农家房舍,建致富园)工程,促进毛屋村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人居环境美丽宜居;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奋力创建干群和谐关系、邻里友善关系、家庭和睦关系,积极培育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引领当地群众和每个家庭培植良好家风。
回首两年的帮扶工作,虽然刚开始面临着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差异、自然条件艰苦等现实困难,但周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的奋斗精神,倾情投入乡村振兴事业中,不仅获得了村民的认可与支持,结交了很多当地朋友,也使自己的理论工作更贴近群众实际需求,有效促进了个人、单位以及各族群众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就终会有‘万阙千山险,拨云见日升’的时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团结之树已悄然开花结果,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定当更加绚烂恢弘。”周昇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