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记者 周燕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康巴大地上,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资源“绿树荫浓”,“燃”出一个热烈葳蕤的夏日甘孜。
特色鲜明 非遗遍布城乡
甘孜州的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分布全州各县(市)的文物、遗迹以及非遗,彰显着甘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情歌文化、茶马文化、格萨尔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在这里交流交融、繁衍生息,形成了既有与其他涉藏地区相同的藏族文化共性,又具有自身多元性文化历史印记的鲜明地域特征。我州民间艺术地域鲜明,孕育了“宇宙歌曲”《康定情歌》、“世界最长史诗”《岭·格萨尔王》、“藏文化宝库”德格印经院等;民俗民风殊异奇特,红色文化绚丽多彩,“红军飞夺泸定桥”“甘孜会师”等长征故事萦绕耳旁。
“格萨尔”“藏戏”“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藏医药浴法”等4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以下简称非遗)名录项目,“巴塘弦子”“甘孜州南派藏医药”“藏族唐卡(郎卡杰唐卡)”等2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着我州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较高水准。
“觉央弹唱艺术”“泸定山歌”“白玉指舞”“嘉绒藏族刺绣”“道孚哲霍锅庄”“甘孜格达弦子舞”“九龙手工藏毯编织技艺”等14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展示了我州不同县(市)从民间技艺到生产商贸习俗,从传统音乐、舞蹈等到传统游艺、杂技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创造力。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级、省级延伸至556项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的丰厚资源,遍布全州各地,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有序推进,依托于完整的保障体系。2011年,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牌成立,各县(市)相继组建了非遗保护机构,构建了以州、县(市)非遗保护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依托的三级非遗保护网络,形成了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良性工作机制。
近年来,在“甘孜州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全州共投入骨干人员200余人,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共涉及10个门类,几乎涵盖我州全部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州排摸线索基本达到每县100条以上,做到种类、线索、艺人、村镇“四不漏”。同时,对保护项目特别是重点调查项目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照片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记录,如实反映原貌,力争不走样。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大造普查声势,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效果。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