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明前
下田村的下河桥,要早于泸定桥。
杵坝茶仓遗址和塔子包下孤石上的拐子窝,就是下河桥的旁证。1993年泸德(泸定——德威大桥)公路通车,下河修了水泥汽车桥,取代独木踏水桥,木桥就此消失在了岁月中。
何谓桥,《说文解字》里对桥的解释为“桥”,水梁也。早期下田村小河独木桥,桥身高水面二三尺,当地人有的又叫它“踏水桥”,如此,一座桥有了两种叫法,“下河桥”和“踏水桥”。下河独木桥结构不复杂,它由桥墩、桥梁、桥护手组成。每年汛期村民最担心,暴雨山洪像脱缰野马带着滚石而来,洪水漫过木桥。一晃,桥没了。没来得及过桥的人被隔在了两岸,面临穷途末路之苦境。
《增广贤文》一句易涨易落山溪水。洪水一旦消退,村里靠下河近的兰、马、彭、蒋、王、朱几户中年汉子自发聚集在旧桥基处,重新选择河床窄的河段架新桥。桥基一旦定位,一批人带着斧头,钻进附近漆树林砍桥木。桥木尺寸视此岸和彼岸桥墩间距离而定,一般5——8米长、尖径12公分以上,树杆直。树大用一根做梁,树小两根并梁。桥护手用竹子或细长木棒即可。留在桥基处的人纷纷撸起袖子,挽高裤脚,有人站在水中砌叠桥墩,有人就地抱石,或滚大石搬到桥基处。大家手忙脚乱,不停地做工两个时辰后,底宽厚、顶略小的桥墩做好,桥木也肩扛到位。众人将桥木末端系上绳子抛过河,彼岸的人用力拉绳,此岸的人用力推桥木,在“一、二、三!展劲!”的号子声中,桥梁稳稳地落在两岸桥墩上。接着在两桥墩各栽牢一根手腕粗的护手木桩,并把护杆两端系在木桩上。之后,试桥的走到刚能放下双脚的桥梁上,伸手半握住护手杠,从容走到桥梁中点,重重踩几脚,确认无安全隐患,桥就成了。
若当时找不到合适的桥木,只有派几个人顺大渡河西岸远到金鸡坝、杵坭漩一带寻找,在河里发现旧桥梁后,合力打捞并抬回新桥址处。如此,搭桥时间会顺延。
历史上下田村下河桥,是当地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水冲架!再冲,再架!谁也记不得架过多少次下河桥。小河桥千百年来过人,过的人有一方百姓,还有军人、土改工作队、知青、走出下田村的学生、农民工;过物,过的物有公粮、余粮、毛猪、柴背子、瓜果蔬菜、桃李鲜果、化肥、年货等。只要桥在,全村人的希望就在。
下河桥,集中过桥人最多的有两次。据下田坝吴文珍老人生前对她儿女讲,过红军那年,排队过桥的红军,从下河桥成一路排到现在变电所处。有穿军服的,有穿长衫的,有的坐在路上就睡着了。七天七夜,红军队伍过完后,土路被踩深1尺多深槽子。当时人们不知道,红军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1950年解放军十八军进藏,听泸定城里熟人说,解放军队伍里就有当年过了泸定桥的红军,真是想不到。
第二次,集中过小河桥的是穿一身黄色军服的二十四军一个连。他们到下田坝分三处驻扎。邓家湾吴文珍家正房中堂住的是一个连长。那时,一百多号兵天天爬上子牛岗阳山坡修了四个“保家卫国”大字。字修好,每天有银灰色飞机从下田坝上空飞过。后来听人说,那四个字是飞机航标。飞机运兵到云南省的腾冲、保山抗战第一线,阻击日军从云南进入四川。川军也是抗日队伍。
历史上下河桥,不是一般的桥。它有着光荣的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3年修通了泸定沙坝至德威大桥公路,下河上建造起水泥桥,村民过水泥新桥,独木桥走到尽头,消失在岁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