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昌平
说起锅盔,其实这是一道大众食品,好像全中国都有,北方称之为锅盔,南方称之为饼,西南方也大多称其为锅盔。据史料载,锅盔源自陕西省关中地区。陕西锅盔的制作可追溯到商周,到了秦代更是被发扬光大,普及推广。秦人制作的锅盔,个儿大、饼厚、瓷实。据说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被称为墩饼。当时秦军行军时士兵配发的墩饼,一个都有五六斤重,一个墩饼的直径大约在五十至六十厘米左右,厚度也都在十五厘米左右;而且士兵的携带方式也很独特,两个墩饼为一组,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儿,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背各搭一个,如同民间过去常用的褡裢一般。这一特殊的携带方式在突遇作战时,墩饼竟成了单兵护具,起到了盔甲(防弹背心)的作用。更难得的是,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军士兵拔出来后,又可用来射杀敌军。墩饼能“吃箭”,也成了秦军获胜的一大法宝。而后士兵们便把墩饼唤做锅盔,即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锅盔也由此而名声大振。秦人出门,家中必烙锅盔,让出门人带上,这一习俗也就从此延续了下来。
康人也喜欢吃锅盔。在藏语康方言中,锅盔被称之为“巴勒”,泛指各种饼;有些地方又称其为“巴色”,意为用火烧制的饼,如我们称的火烧子馍馍。我觉得“巴色”或许还更接近原意,即“锅盔”在康区最初即是在火灰中烧烤的,只是后来锅盔流传开来之后,“巴色”也就包含了锅盔的含意,或者说锅盔就称为“巴色”或“巴勒”了。
在康区,藏族人最喜欢的早餐一定是糌粑和酥油茶,还有就是各种面制品,如锅盔、馒头之类。虽然大致是一样,但各地区仍有一定的区别,有的地方喜欢早餐吃糌粑,有的地方可能喜欢早餐吃锅盔,各有所爱。而康定就是一座特别喜欢吃“锅盔”的城市。锅盔、凉粉、酥油茶是康定人早餐的标配,这种搭配,让多少康定人的早餐,在看着郭达山的流云、听着折多河的涛声中自得其乐。
康定锅盔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不得而知,只记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不大的康定城就已经有几家打锅盔卖的了。马市上有家姓郑的回族,他们家做的方方酥和油旋子锅盔十分好吃。那时家中生活还比较困难,要想吃上一次郑家的油旋子,那是很不容易的。大约是儿时对油旋子的渴盼,造成了我至今对油旋子的钟情,哪怕是定居成都,但每一次回到康定,一定得买上几十个油旋子带回成都慢慢吃。还有中桥西头有一家姓余的锅盔店,他们家的红糖锅盔也是一绝。余师傅做锅盔时,他的擀面杖会不停地敲击面板,发出一阵阵有韵律的声音,在中桥东边就能听见,给人一种未见其面、先闻其声的感觉,不禁令人食欲大振,寻声而去。最有特色的,莫过于老陕锅盔。卖锅盔的是一位刘姓陕人,个子高大,一口陕腔。他做的锅盔完全是地道的陕西做法,一个锅盔的直径有五六十厘米长、一寸多厚,用一个大大的簸箕装着,上面盖一大块白布,还放有一小块菜板和一杆称。大约是白天需要制作的原因,他一般是天黑才出来,没有固定的门店,而是头顶簸箕沿街叫卖,远远就能听见他的叫卖声:“老—陕—锅盔,老—陕—锅盔……”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他的锅盔是用刀切开卖的,论斤两称。由于筋道十足,面味飘香,十分受人欢迎,是康定人当时喝酥油茶的绝配。
后来有了高压锅,康定人又发明了一种在高压锅中烘制锅盔的做法。在面粉中加入鸡蛋、奶粉和白糖揉和成团,再加以发酵处理,最后通过高压锅来烘焙,做出来的锅盔又厚又酥,外脆里绵,如同蛋糕,被康定人称之为“蛋奶锅盔”。在那个缺这少那的年代里,能吃上这样的食品,已是一种享受了。
康定锅盔就这样在一代代各民族康定人舌尖上的流动里得到了发展和弘扬,不经意间居然就成了康定的一道美食。这些年来康定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临走都喜欢买上一点不同口味的锅盔带上,说是有特色,做得好,甚至还专门托人来买。自从有了网络和快递,吃康定锅盔就更省事了,手机上一点,不论你在祖国的哪里,几天之后,保你吃上又鲜又香的康定锅盔。
前不久回了一次故乡康定。走在大街之上,看见卖锅盔的比比皆是,货柜里各种锅盔应有尽有,主人已不只是康定人了,很多都是来自祖国各地,但是在这些锅盔中,你却分明可以吃到回族的油旋子、藏族的火烧子、汉族的老陕锅盔的味道。那味道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