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3年08月23日

亚洲同期待 携手向未来

(上接第一版)

从朝阳东升到落日余晖,年逾古稀的杭州老人田晓不断按下快门键,用千余张跨越春夏秋冬的照片,给家门口在建的亚运场馆留下了一份“光影档案”。“场馆方便了周边老百姓,从设计之初就不是单纯为了办比赛,这也是杭州多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具体体现。”田晓说。

亚运会变亚运“惠”,这是老百姓的期待。

在杭州市桐庐县横村镇上塘村,曾经闲置的池塘摇身一变成为占地1600平方米的健身公园,全天候免费向群众开放。“这边环境变好了不少,特别是周末,很多年轻人来这里打球、踢球,对老百姓来说是很好的事情。”上塘村村民叶爱君笑着说。

以亚运为契机全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大批运动场地正见缝插针地“嵌入”老百姓生活圈,城市空间的“边角余料”正成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通过亚运筹办、举办和赛后场馆利用,持续释放‘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办赛辐射效应,增强广大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李启迪说。

为了让远方来的客人能够在赛会期间宾至如归,杭州亚运会共招募了5万名赛会志愿者和142万名城市志愿者。作为“小青荷”的一员,张航杰说他期待着“家门口”的这场盛会,期待着向亚洲、向世界介绍自己的祖国和家乡。

从城市门户区、主干道路全面优化,到街景立面、背街小巷全面提质,市民文明素养全面提升,一幅“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

“我们相信,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激励全省人民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必将推动浙江在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浙江省省长、杭州亚组委主席王浩说。

共襄盛举

携手共奏“爱达未来”和谐乐章

杭州亚运会是在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世界期待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再次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杭州亚运会项目数量创历届亚运会之最,其中既有田径、游泳等奥运大项,也有武术、藤球、板球、克柔术等代表不同地域体育文化的特色项目,还有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项目的霹雳舞和电子竞技。

“杭州亚运会彰显亚洲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同时努力吸引更多年轻运动员参与,为这项有着70余年历史的体育赛事注入新活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说。

除了报名规模、项目数量创历届亚运之最,杭州亚运会举办城市也是历届最广,共有1个主办城市、5个协办城市。

浙江大学教授郑芳说,各协办城市在统一指挥下,立足地方资源禀赋与文化特色各显神通,充分展现浙江勇立潮头、敢为人先、高质量发展的省域形象,必将为区域协同举办大型综合性赛事、亚运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提升举办城市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供有益经验。

历经新冠疫情影响、赛事延期举办等诸多挑战,杭州亚运会始终坚持“体育惠民”原则,开创了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赛前向社会开放的范例。与此同时,借助科技力量,杭州亚运会还推出“数字火炬手”,通过数字化探索和创新,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让更多人自由参与并享受这场国际体育盛会,接力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传递者。

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场馆赛后利用在国际上一直都是难题。为了达到简约办赛的要求和避免场馆“白象”,杭州亚运会的场馆建设坚持“能改不建”原则,56个竞赛场馆中除了12个是新建场馆,其他都是改建或者临建。同时,场馆在开始建设时就谋划了赛后利用的问题。目前,51个场馆制定了下一步具体利用计划,确定了下一步可持续运营的单位。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浙江在筹办过程中,始终将“绿色”放在办赛理念的首位,出台了《“无废亚运”行动方案》,发出“无废亚运”十条倡议,推进16个“无废亚运细胞”示范点建设,全力打造全球首个大型“无废”赛事。

科威特公共体育管理局局长优素福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有着举办世界大赛的丰富经验,筹备和组织工作都非常出色。“中国在体育领域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举办的国际赛事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他相信中国将在杭州举办一届杰出的亚运会,并期盼与中国进行更多体育合作。

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全部报名参赛,将在杭州共襄盛举。“这充分说明杭州亚运会是亚洲体育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显示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骄人成绩和强大吸引力。”周进强说,体育铺路架桥,文明交流互鉴,相信这将是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让生命温暖生命,让力量激发力量。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让我们相约杭州,共奏“心心相融,爱达未来”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