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3年09月26日

丹巴县

双拥之花别样红

图为丹巴县2023年秋季新兵入伍欢送仪式。

◎吴江 杨可生 文/图

党岭雪山巍巍,见证拥军本色;大渡河水滔滔,高唱爱民赞歌。

红色,是丹巴的底色。80多年前,红军在丹巴建立了康巴地区第一个集党、政、军、群组织齐全的革命根据地,驻留时间长达11个月,谱写了一曲曲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红色赞歌。

发展不忘拥军,发展更重拥军。进入新时代,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在这里继续扎根生长、薪火传承。

自2019年以来,丹巴县始终坚持“实现一个目标,落实十条标准”的双拥工作思路,着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地方生产力和军民凝聚力,形成“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奋力向着四川省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冲刺。

高点站位 用功筑牢双拥根基

在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丹巴县召开庆祝建军96周年暨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双拥座谈会。党政军民欢聚一堂,同庆建军佳节、共叙鱼水深情,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推动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双拥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与参与。在丹巴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县委书记、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黄杰明确提出,要突出重点抓好主责,全面深化双拥共建,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保障格局,全力推动各方共同参与双拥工作。

县委、县政府和驻军领导每年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坚持党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党委领导小组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制度,及时解决双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县“四大班子”领导在双拥创建过程中率先垂范。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县人武部部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19个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落实了军地合署办公和工作经费,县双拥领导小组重新修订了成员职责。

推动各级退役军人服务站设置。全县12个乡镇、4个社区分别成立乡(镇)、社区服务站,站长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形成县、乡、村(社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同时,各乡镇成立退役军人三支志愿者服务队,扎实开展基层、基础、基本“三基”活动。

强化宣传 用力营造浓厚氛围

在丹巴县三岔河南路,一条长达30余米的双拥文化长廊,由“富国强兵,国之要务”“双拥学堂,知识要点”“一片丹心,红色之最”等10个板块组成。文化长廊独特的展览位置被丹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前进称之为“用心之作”,文化长廊的另一侧,即是驻丹部队营地,同时在长廊的尽头不远处便是县革命烈士纪念园。革命历史与现实备战的相互交映,让市民更直观地了解到双拥共建的内涵。

在政务中心、车站、医院等服务窗口设置军人优先及“三属”服务标识;在主要交通要道、街道设立双拥宣传牌(阵地)10处;在户外电子显示屏播放双拥标语……丹巴县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双拥国防宣传教育。

除此之外,还举办国防知识竞赛、红色传统教育报告会30场(次),军民联欢20场(次),军地领导和群众参加国防日活动1500余人次,在校学生参加军训2000余人次。投入资金100万元为片区寄宿制少年军校打造一体化体验式国防教育展馆;开展“最美拥军人物”“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等选树宣传活动。筹资1542.65万元对县革命烈士纪念园进行提升改造,纪念园获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国防教育基地两项授牌。

从军报国,是丹巴人传承红军精神的具体表现。丹巴作为甘孜州征兵大县、安置大县、优抚大县,四年来为部队送兵180名,大学生入伍比率为100%,征兵工作名列全州前茅。三代四代祖辈参军、上阵父子兵、兄弟班已传为佳话。

落实政策 用情保障全面服务

6月9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县双拥办,对甲居藏寨景区的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暗访。在甲居藏寨的三号观景台旁,一辆由房车改造的“移动咖啡屋”引起暗访组的注意。据店主刘涛介绍,他是一名来自成都的退伍老兵,带上老母亲自驾国道318线,边旅游边经营“移动咖啡屋”。

“第一天来到甲居藏寨游客中心服务窗口的时候,就看到有退役军人免门票的标识,于是便抱着试试的想法把优待证拿给了工作人员,没想到真的给我免了门票。在经营期间,景区和当地村民给我非常多的关心和帮助。”刘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丹巴全县总人口近5万人,辖区内有两个驻军单位,有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1500余人。坚持双拥工作从基层抓起、任务从基层落实、活动在基层开展、效果在基层体现,把全心全意为军人军属服务贯彻落实到双拥工作各领域各环节中,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

结合全县实际,实施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三属”制度,34名县级领导联系34名“三属”人员,做到“重要节日必访、遇到困难必访,重大变故必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采取“1+2+N”的结对模式,加强与军属、退役军人、优抚对象等家庭的结对联谊。

四年来,该县足额发放各类优抚资金近4000万元;制定了《丹巴县困难退役军人关爱帮扶基金管理办法》,及时解决了110名困难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政策性安置退役军人314人;建立健全“送喜报”制度,先后为116名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家庭送去喜报,为烈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之家”1514个。

四年来,积极推荐32名退役军人进入村(社区)班子,其中13名当选“兵支书”;成立94家社会化拥军企业;解决202名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完成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建档立卡和优待证申请1212人;设立退役军人创客服务点,解决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问题。联合雅安市联勤保障部队第945医院为近百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

军地共建 用心赓续鱼水情深

驻守一方、稳定一方、造福一方。在服务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丹巴始终把坚持服务部队备战打仗作为双拥工作的主线,积极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在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倾力支持,全面助力部队战斗力提升。

四年来,全县将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作为双拥创建的重要抓手,开展军地领导互相走访活动10余次,落实42项军地互办实事。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拥军事业,其中投资2000多万元打造双拥路,解决驻丹部队基础设施,为武警县中队修建塑胶操场,为县消防队配置消防设备,向军营图书室赠送科普书籍2000余册、文化用品200余件。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长期以来,驻丹部队官兵把驻地当故乡,把人民群众当亲人,积极投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四年来,驻丹部队先后出动官兵600余人次、车辆120台次,扑灭森林大火和民房火灾15次,参加抗洪抢险、山体滑坡、地震救灾30多次,解救群众近150人,配合地方公安部门抓捕犯罪嫌疑人20余人;积极投身3个乡村振兴联系点帮扶工作,为贫困户捐款8万余元,捐衣赠物510余件,先后资助了20名藏族儿童上学。

赓续红色基因,凝聚军民力量。丹巴县积极拓展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奋力向着四川省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冲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丹巴这片热土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赞歌此起彼伏、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