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冬妮 张丽莉
9月10日,央视综合频道(CCTV-1)和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播出了《闪亮的名字——2023最美教师发布仪式》,泸定中学校长方润根获中组部、教育部推荐,作为最美教师团队——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代表受邀参加颁奖典礼并领取荣誉证书。
2022年8月,在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的安排下,方润根从1700公里外的杭州市来到了泸定,担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定中学校长,并带领10位来自杭州和成都的老师开启了为期三年的帮扶工作。
一年来,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带着满腔的教育情怀,勇挑重担、迎难而上,以忘我的敬业精神和杰出的专业能力,一心投入泸定教育事业。每一项工作,掷地有声、行之有效;每一个要求,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实干笃行,无怨无悔,展现了帮扶干部深切的使命担当!
诊脉全局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方润根,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副校长,国际物理竞赛金牌教练,第十二届中国物理学会理事,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近年来,他培养了20名学生进入物理集训队并被保送到清华、北大。
为更好地把脉,方润根迅速进入角色,深入调研摸排,从教育理念的转变、办学模式的创新、制度机制的调整、教风学风的重塑、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能力的提升等各个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探索。带领着“组团式”帮扶支教教师以身作则作表率,精心施措促转变,他用自己的责任心和真情影响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老师主动改变,学校风气悄然转变。
师者如光 微以致远
卓先宇老师在偏远的农村地区长大,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实现了从最后一名到全年级第一名的超越。他深知读书可以改变生活,教育可以改变人生,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成都八中当一名人民教师,而后在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工作的号召下,毅然选择来到泸定。
帮扶教师卓先宇这样告诉笔者,“到泸定中学以后,我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自己的课堂,课下与学生谈心,放假到学生家中家访,我几乎到过泸定县所有的乡镇。学生们喜欢我的课堂,也喜欢和我聊天。学生收获成绩的同时,我也收获了浓厚的师生情感,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情感,能够超越时间的流逝而越发厚重,我们要把这种温暖和情感传递给更多的人。”
心怀所爱 无问东西
来自成都石室中学的罗鹏程用三个词概括在泸定中学的帮扶工作——“团结、无私、敬业”。在“组团式”帮扶工作中,他和每一位帮扶教师一样,承担教学任务,深入学科教研组,将原学校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同当地教师进行分享。为了安心支教,罗鹏程把自己读四年级的大儿子从成都转学至泸定县成武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松懈,所以基本照顾不到家庭,经过和家人商量,决定把大的孩子带在自己身边,让我能安心工作,泸定县是红色名城,长征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孩子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继承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帮扶教师罗鹏程说。
在今年高考放榜日当天,泸定中学迎来了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后的第一份高考成绩:本土培养三年的学生,一本硬上线人数是上年的243%;二本硬上线人数是上年的212%;艺体双上线人数是上年的360%;本科总上线人数210人,600分以上9人,全州本土培养学生文科第一名、理科第二名花落泸定中学;高三1班和2班本科上线率达98%,取得了泸定中学历史最好成绩。
喜人成绩的背后是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迸发的强劲推力,使泸定中学快速走上了一条破茧成蝶的逆袭之路。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组团式”帮扶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泸定中学实行“1+N”跟学模式,由11名“组团式”帮扶教师结对开展“师徒结对”帮带活动;安排“组团式”帮扶教师担任各学科教研组副组长,带动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并举办学科专题讲座11场,公开课40余次,线上教研讨论30余次,“组团式”援教活动1次,培训教师700余人次。同时,积极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共派出175人次管理干部和教师到浙江省、河北省、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绵阳等地的学校进行考察、培训和跟岗学习,让教师们开拓眼界、更新理念,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短短一年时间,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泸定中学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办学水平和教学成绩明显提升,泸定教育走上了一条充满希望的优质发展道路,赢得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拥戴和广大群众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