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3年10月16日

秋风轻摇玉米香

◎管淑平

过完了漫长的被暑热霸占的夏天,在阵阵秋风的轻摇下,我们走进了秋天的凉爽中。本想着出去游玩,不料,却生了一场小病。

住在病房,看着医院里的人来人往,听着时而嘈杂时而又微小的谈话声,不禁,心头掠过一丝迷茫:每天的忙碌,意义何在?生活的真谛,又究竟是在何处?

就在疑惑之际,我将目光投向窗外,眼前是一片林立的高楼,楼下,车来车往,以及脚步匆匆、眉头紧锁的行人,仿佛这个小城就是一座不知疲倦的永动机。偏远处,是一片算不上高大的小山丘,山的轮廓,像是大海的波浪,时而凸起,时而又凹陷。山坡下,是零散的几户人家,周围是一片玉米地,因为是远处,那路,在我眼里,仿佛就成了一条细长蜿蜒的线条。看起来,与城市的节奏有些格格不入。

望着那一片说不上广袤的玉米地,也看不清一株株的玉米,只能望到一片方块大小的绿色。不知不觉,我竟想起了以前居住在乡村,此时也正是采摘玉米的忙季呀!

那时,天色刚亮,太阳还未露出头,我们就在长辈的催促下,简单地吃过早餐,然后跟着大人的步履,赶去农田。大人们,背着用竹篾编织的背篓,走在前;我们背着小背篓,手里提着一两个小竹篮,丝毫不敢掉队。

来到田里,那些参差不齐的玉米正一株株地站在眼前,俨然是一个个守卫农田的卫士,挺拔而潇洒。植株上的玉米,都一个个的笑出了半边脸颊,连发型也笑乱了,就如“爆炸头”一样。那淡黄色的玉米须,密密麻麻地长在那一颗颗胖胖的玉米粒儿之间,似乎只要有点空隙,那玉米须就能迅速地占领。秋风吹在它那薄薄的绿色衣襟上,送来一阵清清的玉米香味。那香,是朴质的,和朴质的农人一样,在勤勤恳恳中成长,蜕变,在秋风清爽中丰盈。

大人们先是大致扫了几眼农田,然后就吩咐我们先从较远的田埂边采摘。说着就纷纷动身,他们先是沿着田边,将植株上的一个个玉米掰下来,农田的轮廓像是倒梯形似的四方井,只不过,最短的这边离我们家最近。

我们也有样学样,从远处开始掰起。玉米的植株盖过了我的额头,但我总能想方设法地将玉米掰下来。用脚尖躇一躇植株下的泥土,然后双手一抱,顺势一拉,一整株玉米就从松动的泥土连根拔起。接着,我们便轻巧地将玉米棒从玉米植株上掰下,轻轻地拔去玉米须,顺着玉米须生长的地方,撕开浅浅的翡翠一般的包裹着玉米的叶子。那些柔软光滑的玉米粒儿就再也藏不住了,一颗颗玉米你挨着我,我贴着你,紧紧地摞在一起,摞成了一座小小的黄金一样的山峰。我们就这样沉浸在掰玉米的快乐中,仿佛时间也在这一刻静止了。

有时,我会停下来,瞅瞅大人们的背篓,那背篓里早已填满了玉米。于是,我也加快了速度,终于,小篓和小篮里的玉米也渐渐多了。忙活了一个上午,午饭时,父母也会煮上几个新鲜的玉米,作为是对我们劳作的奖赏。煮过的玉米,甜而软糯,一口咬下去,玉米的清香在唇齿间打转、流溢。

其实,刚开始的我一直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要我们先从最远的地方开始采摘。直到我捧着煮熟的玉米,跟大人们聊天,他们说:“孩子们,知道为什么叫你们从最远的地方采摘吗?其实,这是为了让你们的心里从小就有一个概念:不管做什么,这世界上都没有捷径可走。从远处开始,才是最轻松的。”

当时,我们只顾着一个劲儿地吃着手里的玉米,似乎大人的话语也就快速地从左耳朵进又很快地从右耳朵跑出去了。

直到成年后,经历了社会的碰壁和一些挫折后,小时候,父母对我们说的那些话,又重新丰满起来。

是的,在生活里,不管做什么,人们首先都想着走捷径,都想着将手头的任务很快地完成。其实,生活里的事情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相反,一点一滴地付出,反而能够将能力和水平锻炼。而走了捷径,虽然可能会有暂时的好处,但是不足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长远的弊端也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显现。这就好比欲盖高楼而忽略了土地下坚实的地基,地基不牢,肯定地动山摇……

我的目光,渐渐地从远远的玉米田收回,相信那片玉米不久也会迎来它的丰收,人们也会在欢笑中触摸到属于秋天的实实在在的幸福。等出了院,我一定要去那田边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