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重大
●这是四川首次将山洪灾害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同步规划、统筹实施
●也是自2007年四川实施避险搬迁以来,单次规划最大规模山洪地灾避险搬迁工作
搬迁对象
●未来5年22.6万受山洪地灾威胁的群众,将搬迁至具有生产、生活条件的安全适宜地带
●截至2023年1月,全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对象约5.1万户、19.3万人,涉及21个市(州)、161个县(市、区);山洪灾害避险搬迁对象约0.82万户、3.3万人,集中在绵阳市、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
两个阶段
●5年规划期前3年,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极高、高危险区(风险区)受威胁村(居)民搬迁安置
●5年规划期后2年,完成紧迫程度一般且有搬迁意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中、低危险区(风险区)受威胁村(居)民搬迁安置
安置政策
●优先支持避险搬迁中的脱贫户发展到户产业和庭院经济
●将避险搬迁安置户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四川日报记者 王若晔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村(居)民避险搬迁总体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意味着四川新一轮山洪地灾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启动。未来5年,22.6万受山洪地灾威胁的群众,将搬迁至具有生产、生活条件的安全适宜地带。
这是四川首次将山洪灾害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同步规划、统筹实施,也是自2007年四川实施避险搬迁以来,单次规划最大规模山洪地灾避险搬迁工作。《总体规划》有何重点?又将如何推动实施?
确定避险搬迁“路线图”
全覆盖调查首次摸清风险区底数,按照“三个优先”,分两阶段实施避险搬迁任务
四川是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
一直以来,四川将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生命工程”“底板工程”持续推动。10余年来,我省通过避险搬迁,68万余群众远离地灾威胁。“十三五”以来,我省年均因灾伤亡人数较“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分别大幅降低82.9%、75.9%。
今年,我省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五年山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接续开启。
《总体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始自去年9月,自然资源厅联合水利厅开展前期调研论证工作。两个月后,全省山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摸底调查启动。
(下转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