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3年12月08日

泸定岚安革命老区 宜居宜业美成诗

(上接第五版)

民宿产业集群

夯实共同富裕根基

“你们什么时间到?我给你们预留房间。”12月6日,辛巴五普民宿老板王沛林接完游客的预订电话,招呼前台做好迎客准备。

坐在苹果园环绕的草坪上,王沛林打开了话匣子,1982年,他从泸中高中毕业回乡务农,至今已有40年,因不通公路,那时从岚安走路到泸中要走6个多小时,要吃上大米,只有背家里种植的雪山大豆耗时五六个小时到山下去换大米。因生活所迫,他学会了木匠,到处做家具挣钱,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他开始做农副产品生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岚安公路修通以后,王沛林准备发展农家乐。想着良好的生态才能吸引游客,他就种下4亩高山糖心红富士苹果。到今年,苹果已成为他家的主要收入来源。除了招待游客,年收入有十多万元。

王沛林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云南丽江和大理民宿产业已经成规模,对王沛林启发很大,岚安被群山环抱,观雪山、看云海、赏杜鹃,寨子里,春天桃花樱花核桃花苹果花,百花盛开,成为花海;夏天群山披绿,果树成荫;秋冬林果成熟,一年四季景不同,发展民宿得天独厚。2019年,时任脚乌村支部书记的王沛林,带头开建了岚安第一家民宿—辛巴五普,吸纳村民就近就业,带动了岚安农特产品销售。“游客就是从‘水泥森林’般的房子中走出来,我的民宿体现了原生态,外貌和室内装饰等遵循古朴自然,没有改变岚安原生态的建筑样式,只是在庭院绿化方面做足文章,彰显休闲放松的理念。”

“辛巴五普”译为“神仙居住的地方”。2020年开张以来,尽管受到疫情冲击,王沛林一年的收入还是有20多万元。今年预计会超过30万元。辛巴五普民宿有7间客房,淡季售价为398元,旺季为498元,客源主要为广东、河南和成都周边游客。为进一步提升品质,王沛林今年投资50万元对民宿进行了升级改造。

岚峰食野民宿老板毛跃田逐一向记者介绍他的客房,房间全部实现了智能化,透过落地玻璃,可以全景观赏雪山和村庄美景。民宿有14个客房,可接纳40人,开张不到一个月,已经赚了两万多元。

毛跃田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收入稳定,前几年在泸定县城购买了住房,为了照顾孩子读书,举家搬到县城居住。看到外来的归山牧云民宿开张赚到了钱,他于去年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岚峰食野民宿。“游客喜欢我们这里的宁静和清新的空气,多姿多彩的风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毛跃田对他的民宿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归山牧云民宿老板田洋在成都宽窄巷子、邛崃平乐古镇等地经营民宿产业,有着丰富的涉旅经验,店长何明英在云南丽江等地从事过10年的民宿业。他们的到来,为岚安发展民宿带来了先进理念。租用当地村民农房,流转土地,在不改变当地建筑元素的前提下,对庭院及配套设施进行时尚化设计打造,既有溪水潺潺的水池,又有花草绿化,还有书吧,成为岚安高端民宿,尽管每晚1000多元的价格,国庆黄金周还是客满,每年3到10月旺季,客房入住率达到了70%。

流转土地和房屋、吸纳当地村民务工,这是归山牧云民宿为当地村民带来看得见的实惠,脚乌村的王忠丽在泸定县城打工,无法照顾家里,在归山牧云打工后,每个月有3000元的保底收入,还能每天回家照顾家里。

村民刘兰将自己的老房子以每年1500元的价格(低于市场价)租给了归山牧云,期待民宿建成,带动周边发展。她自己也想开民宿,但苦于没有从业经验。田洋和何明英从房屋装修风格到庭院绿化、民宿运营,为她出实招,一年下来,刘兰的收入也有了6万多元。

好山好水好生态,厚重古朴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成为岚安发展民宿集群的特色优势。岚安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岚安建成15家民宿,9家正在建设,归山牧云、辛巴五普等乡村领军民宿企业,带动当地村民发展实体餐饮7家,其它业态实体经营8家,还有5家有发展民宿业态意向;研学工房、私房菜等6家新业态建成之后,岚安旅游接待房间将达100间以上。出离设计所、公益图书馆等其他新业态已实体营运;昂乌户外森村学校等6家民宿或餐饮业即将进场展开主体施工,还有部分民宿或餐饮投资者正在开展选点勘察和合同洽谈。

岚安乡抓规划,拓展思路。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利用特色资源禀赋,深挖红色文化、茶马文化、贵琼藏羌文化“三大文化”,立足长远,高位布局,按红+绿+古“三色融合”和一村多游景观线路的规划思路,力争将昂乌村建成徒步旅游度假村、脚乌村建成乌托邦艺术村、昂州村建成红色云端古寨游客接待村、乌坭岗村建成高山户外观景营地,聚力打造红色生态、美丽幸福中国式现代乡村振兴示范点。

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以归山牧云、辛巴五普为引领的乡村民宿企业,成功吸引上海、云南、辽宁、山西、成都周边等地“新村民”落户岚安投资兴业,逐步为岚安乡村振兴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开突破口。外来人才为岚安带来了人才振兴。“新村民”来自不同涉旅领域,经验丰富,经营理念多元,引导全乡群众发展民宿、餐饮、酒吧、咖啡、手工定制等乡村文化旅游业态,很好解决了外来投资开发与当地村民之间的矛盾,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和美”的两大着力点,是持续提升治理水平和改善人居环境。黄兵认为,要加快“新老”村民之间的情感融合,岚安90%以上村民为藏族,新老村民之间要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岚安成为民族团结、乡村和美的山乡。为此,乡上组织了“群众大课堂”,邀请“新村民”讲解经营理念、营销策略、业态培育、旅游服务和民宿品质提升;邀请西南民大教授讲授岚安民族文化,增进彼此了解,邀请“新村民”吃年猪饭,了解当地饮食文化;邀请“新村民”担任荣誉村主任,融入乡村治理,颁发“新村民”证书,让“新村民”有归属感。开展厨师、刺绣、旅游服务技能等培训4期230人,其中,202人取得资格证,开发公益性岗位112个,提供就业信息6期,采取跟班学艺等方式,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179名,推荐外出就业120人;引入老机叔叔、海底深蓝等知名人士前来考察、入驻开发,示范引领,让岚安旅游业态充满生机活力。岚安乡将积极改善红色古寨文旅融合发展区、高山云海观光区、红色古寨文旅融合发展区、生态旅游区的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及旅游设施,力争创建 3A 级景区。依托昂乌村及脚乌村传统村落的特色建筑群,结合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文化、贵琼文化,打造红色文化与古寨文化融合的发展区。依托马呷山、高山草甸、生态牧场、森林景观等生态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打造户外 徒步、星空露营、云端观景台、婚纱摄影、天空之境、峡谷民宿集群、红军战场遗址、红色文化教育点等项目。岚安乡政府乡长杜丽华表示,岚安将按照“党建引领,景文相融,以旅富农”“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沐阳、晨牧云海、午游古寨、晚品雪山”的思路,引资新村民进驻兴业,引导老农民转思路、调结构、谋发展,把岚安建设成“小众旅游目的地,教培研学示范点”,集中力量打造云端旅游度假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