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讯 日前,记者从州应急管理局获悉,今年我州先后遭受雪灾、旱灾、汛灾、震灾等多轮次自然灾害,为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我州认真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聚焦保障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主题,切实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之上。
压实工作责任,做好冬春救助工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各县(市)应急部门组织专门力量进村入户,全面调查了解受灾困难群众家庭基本情況、自救能力及口粮、衣被、取暖等情况,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精准实施救助、强化跟踪问效,将29000余名受灾群众全部纳入今年的冬春救助范围,积极向省上为7451户27700人争取衣被,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加强资金管理,做好御寒物资发放。坚持专款专用、分类救助原则,严格实行冬春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及时、足额将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受灾群众的手中,切实做到手续完备、专账管理、专人负责、账款相符、账目清楚,全力督促工作进度,成立专项督导工作组,深入12个县(市)32个乡镇检查指导冬春救助等相关工作。
明确救助标准,精心前置救灾物资。按照“分类救助、重点救助、精准救助”要求实施救助,经积极争取,省应急管理厅向我州前置救灾物资67770件,帐篷2600顶,棉被30000床,棉大衣5000件,折叠床10000张,防潮垫2000床。为达到州级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逐步达到二级响应救助标准。今年已积极争取州级资金750万元采购,物资采购完毕后,州级救灾物资4大件数量将达到12平米棉帐篷3758顶,折叠床21876张,棉被26428件,棉大衣16854件。
妥善安置灾民,规范灾害救助资金。“9·5”泸定地震发生后,州应急管理局和州财政局分三批下拨“5县1委”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并强化跟踪监督,通过“一卡通”审批系统追踪、监督资金发放情况。截至目前,我州已对“9·5”泸定地震受灾群众进行了妥善安置,在磨西镇、得妥镇选取地块搭建安置板房538套,1000余名群众全部“拎包入住”。
记者 兰色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