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4年01月12日

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部落

◎吴明刚

累石为室、聚族而居

由于鱼通人多实行聚族而居,而且村中各户大多具有或多或少、或远或近的亲戚关系,因而,一个村庄无论大小,无论有多少个家族生活在那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在重大事务上也都有共同的目标。据鱼通老人们讲,在传统的鱼通村庄里,往往每个村庄都有一座佛塔作为标志。佛塔一般修建在进出村庄的路口,由全体村民集资、投工修建,用于祈愿人畜平安。因此,鱼通民间流传有这样一句话:“有塔子的地方就有村庄,有村庄的地方就有塔子”。佛塔既是一个村庄的象征,更是一个村庄共同的精神家园。

村庄里的人家多为建封闭式院落,呈一户一院布局。院墙多用乱石修筑,墙高约1.5米,也有部分为木栅栏。每院建一院门,也称大门。院门一般开在正对主体建筑(碉房)的位置,或根据地形地貌来确定。院坝内主体建筑为碉楼或普通楼房,近代许多人家在主体建筑侧面建有厨房、厕所、畜圈等附属建筑。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呈“L”形或“U”形连接。建筑物以外空地均建为院坝。院坝是家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晾晒粮食、衣物之地,一般用泥土夯实或用水泥、沙石、石灰等材料硬化;有的还在院内种植有花草、树木。

院子里的房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为碉楼,是鱼通人的传统住宅,该类住宅目前仅在麦崩、前溪等高山、半高山区保存比较完整。一类为汉式住宅,亦为石木结构,一楼一底,四周用乱石砌墙,房内用圆木作柱作梁,房顶为汉式“人”字形坡屋顶,与川西地区传统汉式住宅大致相同。这种类型的民居是受汉族民居影响的结果,主要流行在大渡河河谷地区。第三类属于现代建筑,近年来兴起,多为2-3楼的平顶小洋楼,用钢筋混泥土建成,主要分布在姑咱镇及周边地区,是受内地现代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影响的结果。

碉楼是鱼通地区最为古老的一种建筑形式,可能与汉、唐时期的嘉良夷有关。据《隋书·附国传》记,生活嘉良夷“俗好复仇,故垒石为碉而居,以避其患。其巢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丈”。《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也有“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十余丈,为邛笼”的记载。所谓“邛笼”即为碉楼,是古代少数民族对碉楼的一种称呼,汉文文献中按其发音记为“邛笼”。嘉良夷在唐代以前生活在大渡上游地区,即今四川甘孜州的丹巴、阿坝州的金川和小金一带,是一个由众多不同种姓部落的统称,后为吐蕃所并。但嘉良夷的“邛笼”建筑形式,却被大渡河、岷江流域的藏族和羌族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碉楼虽然是大渡河和岷江流域藏、羌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建筑形式。但是,鱼通人在对古碉楼进行继承的同时,又用鱼通文化对古碉楼进行了发展,形成了鱼通特色。因而,与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地区和岷江流域地区的藏羌碉楼相比,鱼通碉楼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首先,从功能上看,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和岷江流域现存藏羌碉楼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军事建筑,主要用作军事防御,军事防御功能十分突出;而鱼通人的碉房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军事防御功能,但它主要是作为民用住宅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功能远不及大、小金川和岷江流域地区的藏羌碉楼。其二,从建筑形式上看,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和岷江流域现存藏羌碉楼或单独为碉,或碉房连体。而鱼通人的碉楼则是碉、房一体,民用住宅的特点更为突出。其三,从建筑风格上看,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和岷江流域现存形状多为方形,有四角碉、五角碉、八角碉等,楼高达6、7层以上,全部为平顶,古碉楼的原始特征更为明显。鱼通人的碉楼其形制与川西地区的汉族住宅比较相似,楼高不及藏羌碉楼,但又比川西汉式民居要高大雄壮得多,也是古碉楼与汉式住宅相互融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