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记者 冯丽娜 文/图
外地户籍也能在州申办低保、康定城区搭棚治丧戛然而止、首家“老年食堂”落成投运、关爱孤儿措施在全省率先蹚出新路、慈善支持灾后重建谱出新篇……一件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办到了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带给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也是州委、州政府致力推动的“州之大事”。近年来,我州民政系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主动延伸“民情触角”,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破并举、涤旧生新、分类施策,以看得见的方式、摸得着的实惠回应群众期待,不断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办好民生实事,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心系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有“新路径”
2023年11月,雅江县河口镇的黄蓉大妈向州民政局送来一面内容为“情系百姓办实事,为民解忧暖民心”的锦旗,从她一脸真情中流露出浓浓的谢意。
记者了解到,锦旗是替84岁的继父李怀勋老人送的。李怀勋系雅安市雨城区人,2022年因意外摔倒致全身瘫痪,生活无法自理,由继女黄蓉接到雅江县渡口社区廉租房照顾,而黄蓉一家仅靠其个人“单人保”低保金维持生计,自身患癌,医疗费用开销大。继父的到来,使原本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2023年甘孜州民政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的通知》,并在全州开展党建引领社会救助行动。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排查时了解到该户的困难。州民政局按照“异地受理、两地联办、全程网办”的思路,立即主动与雅安市民政局沟通协调,通过“天府救助通”推送相关复核资料,完成户籍地和居住地公示等程序,最终,李怀勋顺利在我州雅江县完成低保申领。
“不受户籍地限制,就能在这里申请到低保,对于像我这样的困难家庭来说,真是一项好政策。谢谢你们!”李怀勋很是赞许地告诉记者。邻居们反映,“自从拿到低保,李怀勋紧锁的眉头终于松开了,露出了久违的笑颜”。李怀勋纳入低保,是我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兜牢民生底线的缩影。一直以来,异地申请审批低保受政策堵点限制,无法真正实施,成为打通社会救助服务“最后一公里”难点,“马上办、异地办、协同办”无法实现。这次在全省率先办理异地低保,让距离、户籍不再成为障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绘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23年7月起,我州分别将城乡低保提升至740元/月、533元/月,城乡特困提升至962元/月、693元/月,(紧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