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4年05月06日

“活水”浇开绿色产业 经济发展“水到渠成”

甘孜日报讯 为进一步提升甘孜州绿色金融发展动力,助力金融强州建设,人行甘孜州分行引流金融活水、畅通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融通创新、降低融资难度及融资成本上下功夫,让“水到渠成”润泽绿色甘孜,持续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舒筋活络,添翼赋能。

引入金融活水,建设实体经济试验田。紧紧围绕辖区旅游、清洁能源等特色绿色产业实体经济,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中征应收账款、天府信用通等融资平台优势,积极打造甘孜旅游金融特色应用场景,做到线上线下一起发力,构建多层次、多方式、多平台的立体式金融服务实体新格局。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23.2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4.6亿元,再贴现3.42亿元,不断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让金融支持的力度够、结构优、可持续。充分运用“行长访谈观经济”“行长跑流程”“银企对接座谈会”、利率联席会议制度等活动,不断提升融资便利性、高效性。

畅通融资渠道,书写金融创新先行篇。结合州内产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掘有融资意愿的企业,不断扩宽融资深度和广度,将更多的金融服务和资源向偏远县域倾斜,向绿色产业倾斜。派工作组先后前往九龙、新龙、理塘等地实地开展调研,了解企业运营状况,指导金融机构开展融资对接3次,切实解决偏远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畅通融资渠道。2024年一季度,辖内农业发展银行与咔哇诺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达成融资意向,融资授信3亿元,实现全州2024年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业务“开门红”。

创新融资模式,开拓金融发展新路径。立足辖区绿色金融发展,依托优势产业,以重点领域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树牢“高”的标准。引导辖内农发行依托四省涉藏地区和乡村振兴特殊政策,运用“专项债+固定资产贷款”模式,创新“集团公司保证担保+停车场、项目景区收费权质押+在建工程抵押”的组合担保方式,采取同比例落实担保措施的方式,助推景区建设。截至目前,甘孜州新龙红山景区获得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固定资产贷款3亿元,期限20年。与州商务、州文旅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机制,共同制定印发了《金融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落实金融服务质效。着力深化“丹巴民俗联盟”机制,推广并广泛运用于理塘、乡城、稻城等县域,为稻城县亚丁村旅游业态发展奠定坚实的金融服务基础。截至3月末,全州绿色贷款258.49,同比增长16.82%。其中涉旅行业贷款余额81.93亿元,同比增长11.84%。

汪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