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是指局限在某些地方,由于环境中缺乏某种元素(如碘),或某种元素过多(如氟、砷等)而发生的一些疾病。地方病突出的特点是地方性发生,是非常典型的环境病,大多发生在农村、牧区。
一、克山病
⑴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分四种类型,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该病主要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的变性、坏死、修复等改变。
⑵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以生育期妇女多发,亚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以2~7岁幼儿多发。
⑶克山病与膳食营养关系密切,膳食结构单一、营养低下和低硒使发病增加。
⑷克山病多发生在病区农村食用自产粮人群,食用非病区粮不发病。
⑸克山病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全身不适,心难受、胸闷、恶心、脸色苍白、下肢浮肿等症状体征。
⑹急型克山病治疗的关键是要做到“三早,一就地”,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地静脉推注大剂量维生素C和采取升压、扩容、亚冬眠、纠正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措施,多数病人均能缓解症状。
⑺亚急型小儿患者可按急型与慢型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⑻慢型克山病要注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要抓住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纠正心律失常、营养心肌及对症治疗等6项原则。
⑼克山病是可以预防的,提高生活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增加营养,减少发病诱因。大面积预防可投放硒盐,小面积预防可投放硒片。
⑽克山病病因主要有三种学说,硒缺乏+某因子(SeD+α);与肠道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感染高度相关;谷物污染所产生的黄绿青霉素(CIT)。
二、 大骨节病
⑴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对称性、变形性骨关节疾病。
⑵大骨节病发病主要在儿童期,发病早期骨关节疼痛,手指弯曲或指末节下垂。
⑶大骨节病轻者关节粗大、疼痛、活动受限,重者身材矮小、关节畸形,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终生残疾。
⑷大骨节病重在预防。关节已经发生变形,其病变是无法治愈的。
⑸大骨节病病区可因地制宜地采取旱田改为水田,改主食玉米为大米或改种蔬菜或经济作物或在适宜的山区,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或搬迁,主食粮食由市场购买。
⑹在大骨节病病区推广科学种田,快收快打、防霉防潮、干燥贮藏。
⑺在大骨节病活跃病区也可采用硒片硒盐进行预防和治疗。
⑻大骨节病的病因初步认为是霉菌毒素,它是通过病区产的食粮进入人体而致病的。
⑼大骨节病的关节增粗、变形,目前还没有确切、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原则上可参考现行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关节痛疼可选用市售的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镇痛剂。
三、碘缺乏病
⑴碘缺乏病是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的机体碘摄入不足引起的危害人类健康特别是影响智力发育的有关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
⑵人体的碘主要依赖自然环境的供应,应当每天摄入适量的碘,在停止碘摄入时,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人类生活环境缺碘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必须长期补碘。
⑶缺碘通常会造成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但是,缺碘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严重缺碘会造成呆傻等智力残疾。
⑷胎儿、儿童和妇女最易遭受缺碘危害。
⑸我国是碘缺乏病流行广泛和病情严重的国家之一,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⑹食用碘盐能有效地控制碘缺乏病的流行,这是安全、有效、方便和经济的补碘方法。
⑺碘盐贮存时注意密封、避光、避免受热和存放过久,烹调时不要用盐爆锅以免碘的丢失。
⑻国家优先保证缺碘地区居民的碘盐供应,除高碘地区外,逐步实施向全民供应碘盐。对于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不一致的缺碘地区,应当按照盐业运销渠道组织碘盐的供应。
⑼因治疗疾病,不宜食用碘盐的,应当持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到当地人民政府盐业主管机构指定的单位购买非碘盐。
州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