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讯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兴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乡城县正斗乡坚持党建引领增强造血功能,始终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先手棋”,通过政策指路、党建引领、整合资源等方式,以“提能力、抓项目、做示范、激活力”为抓手,打造“一支部一品牌”,推动“一村一品”建设,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产业发展效益不断攀升,全乡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
党建引领农机服务,为集体经济扩效益。仁额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坚持党建引领,瞄准定曲河沿线耕地资源丰富、农机服务需求旺盛、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回到田间“找机遇”,立足土地“寻出路”,最终确定走农机服务发展之路,并推行“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兴村富民发展模式。建设集耕、种、收为一体的全程机械化农机服务,加强与周边县、乡镇的农机服务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发展模式,通过转包、出租、上门服务等形式,既推进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又加快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2022年以来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
党建引领香菇种植,为集体经济扩产能。按照“党委主导、支部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思路,发展“以点带面、逐步扩大”的种植模式,建立香菇种植基地17亩,流转土地建立藏鸡养殖保种基地。鼓励党员敢想敢干、先行先试,落实“双培双带”工程,引导致富带头人及党员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到香菇种植建设中来。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捆绑发展的模式,最大程度的整合了政府扶持政策、村集体资源、支部带动、基地规模、党员带头参与的合作优势,把村集体、支部、党员连成一个共同体,形成产业连片、基地连户、分红连心、责任连体的“四连模式”。采取“定额+利润分成”分红模式,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2万元,藏鸡养殖基地分红8万元,带动90户农户年增收1300余元。
党建引领核桃发展。为集体经济扩路径。白坝村抢抓发展机遇,用足用好扶持政策,挖掘本村资源,规划利用土地,坚持以核桃产业发展为主导,建立核桃基地240亩。通过规模化种植、高接换优核桃品种,大幅提高核桃产量质量,2021年以来村集体经济收益18余万元。加强核桃“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推广网商、微商与实体店商相结合,逐步构建“三位一体”销售体系,提升白坝核桃市场竞争力。积极谋划“基地+”建设工作,探索建立“核桃基地+生态养殖”产业发展模式,致富带头人试点牵头,养殖藏鸡2000只、藏猪100头,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实现收入5万元。
党建引领光伏产业,为集体经济扩资源。乡村两级积极与上级对接争取光伏项目,为确保光伏项目落地,全力做好草地协调工作,成立草场协调工作专班,做好企业与群众之间的协调服务,集体经济年收益每年可超200万元。依托光伏基地优势村党支部大力发展“光伏羊”“光伏牦牛”养殖产业,现有“光伏羊”400只、“光伏牦牛”25头,村集体年收入可达4万余元。规范蓝龙巴种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按照企业下单、合作社派单的方式解决群众务工难问题,每年可解决全村350余个务工岗位,户均年收益超2万余元。
拥忠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