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4年07月24日

这个暑假很难忘

记炉霍青少年探索航空之旅

图为青少年探索航空之旅夏令营开营。

图为同学们聆听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介绍。

◎仁青卓玛 文/图

在炎炎夏日里,来自川西高原的30余名学子齐聚蓉城,参加一场特殊的夏令营活动,开启为期三天的科技之旅,一同探寻航空发动机的奥秘。

立科学少年志 筑科技强国梦

7月12日,随着晨光初照,“筑梦航发”夏令营在中国航发涡轮院开营,标志着一场知识与梦想的航程正式启航。“我决心更加勤奋学习,为将来投身航发事业打下坚实基础,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和航空动力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筑梦蓝天,翱翔未来。”开营仪式上学生代表的发言铿锵有力。

“同学们,前方就是全亚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了。”听到中国航发涡轮院科研人员的介绍,原本有些腼腆的同学们露出了惊喜的微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航空发动机让他们倍感兴奋。在涡轮院绵阳试验基地,同学们走进试车台和仿真厅了解发动机试验的详细步骤,深刻感受到航发人严慎细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在看完航空发动机研制历程科普片后,这些质朴的孩子们,纷纷被科研人员面对复杂挑战、棘手难题仍不退缩的决心所感动,也更加具象化地认识了“国为重、家为轻、择一事、终一生”的家国情怀。在成发公司,同学们亲手触摸着精密的零部件,津津有味地听着航空发动机各部位功能的讲解,对航空发动机有了更进一步了解。

“很高兴能参加这次夏令营,感谢中国航发的叔叔阿姨们,让我们有机会来到这里,学习关于航发的知识。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航空事业发展的伟大和不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通过学到的知识报效国家,让自己的家乡有更大的发展。”来自炉霍县上罗科玛藏文中学的措西告诉笔者。

人如何像鸟儿一样飞翔?科普课堂上,中国航发的青年工程师向同学们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原本晦涩难懂的航空专业知识在一问一答中清晰起来,从航空科学第一人到飞机的组成再到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同学们时而认真听讲,时而皱眉思考,踊跃举手答题,努力吸收着科普知识。尽管这堂科普课时间短暂,却早已将动力强国梦的种子播撒在同学们心间。

随着活动的推进,同学们来到了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旧址(松花岭试验基地)。同学们通过参观和听讲解,重温了首台中推核心机日夜兼程的研制历程,回顾了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铭记“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进入“亚洲第一台”,大家震惊于高空台竟是如此庞大,在一声声感叹中,切身体会到了研制出一台航空发动机的艰辛过程。

夏令营的最后一站,同学们来到成飞航空主题公园,进一步了解中国航空工业的辉煌历程和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是我国首个园林式战斗机博物馆。同学们在展区近距离欣赏到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以及歼—10、枭龙、翼龙等战斗机和无人机,并有机会了解到其设计原理和先进性能。

研学之旅增见识 寓教于乐助成长

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研学之旅,来自炉霍的孩子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航空发动机的相关知识,领略到现代科技的无限魅力,更体验了丰富多彩的游玩项目,有机会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三国文化主题沉浸式实景演出,让孩子们穿越历史长河,亲身感受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精彩绝伦的演出,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观看电影给孩子们带来了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在光影的世界里,他们感受到了不同的情感与故事。在飞行模拟舱体验飞机驾驶的过程,孩子们更是无比兴奋,他们坐在驾驶舱内,手握操纵杆,感受着飞行的魅力。那一刻,蓝天仿佛触手可及,梦想的翅膀在他们心中有力地展开。

夏令营带队教师高鹏表示:“我们中国航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炉霍的同学们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内心,希望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也能成为他们成长的助力。”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一系列的学习和体验活动不仅让自己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对科学知识的热情。

中国航发组织的此次夏令营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活动,更是一次爱心的传递、一次梦想的播种。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炉霍的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关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