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4年09月14日

中国诗歌的田园试验与时代在场

评许岚诗集《中国田园》

◎徐良

中国作协2022年度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眉山诗人许岚的诗集《中国田园》,以诗歌进行田园创作试验,以诗歌聆听并再现新时代脉动,这种田园试验与时代在场的沉浸式书写,为新时代中国诗歌向前发展提供了内容与方向上的经验和路径。

永丰村,注定是时代的宠儿,是世人的焦点。在这里,可以听见时代呼吸的声音,可以看见时代前进的步伐,诗人当然要选择从永丰村出发。正如诗歌《永丰村》的结尾一样:“一条高铁、一条高速公路/像两只铁骨柔情的手臂/将永丰村深情地呵护、拥抱/更像是新时代中国两道禾下乘凉的目光/将九百六十万座村庄稻浪的解说/说给世界、远方”。诗人要站在这里,要把他田园试验与时代在场的动情诗篇,深情地吟唱给世界和远方。

源自内心深处的情感独白,是诗歌的专长,而掉入现实的睹物抒情,绝对算是诗歌的一种考验。如何把现实题材的诗歌,既写出现实主义的厚重,又写出浪漫主义的感染力,这是现实题材诗歌创作的最大挑战。毫无疑问,面对这类诗歌,任何技法高超的诗人,都逃脱不了现实符号的集体介入。荷塘月色、农家小院、通济堰、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包括作为诗歌标题的永丰村,以及饱含时代气息的“第一书记”等,都成为了诗歌《永丰村》不可回避的现实符号。作为整本诗集开篇的第一首诗,诗人可谓用心良苦,在老练而跳动的诗情中,不仅置入了极大的信息量,也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桃花、荷花、香桃花、脐橙花/犹如四季的歌唱者/芬芳着一个有机时代的感恩与奋进。”诗歌《有机村》为我们证实了这个世界最核心的本质,即“一切科技皆出于爱”。“秧苗直不直、入不入泥/全凭一双手的信念/稻田丰不丰收/稻米安不安全/全靠一颗心的良知。”诗歌《廉政稻田》写稻,写人,也写最美的人世间,“人间真正的仁美、大美/莫过于廉正这朵稻花/与天地浑然一体。”如果说《有机村》《再生稻,缅怀袁隆平先生》《一粒都不能少》《西葫芦》《东坡泡菜》等诗歌是诗人精雕细琢的情怀之作,那么,“远离花言巧语/远离心怀叵测”的《粮食啊,粮食》这类诗歌,就是更贴近诗人心灵的动人情话。这类诗歌,既有诗歌的别趣,亦有思想的理性,脱离了现实符号的过多约束,诗意更像是插上了飞舞的翅膀,变得愈加灵动而感人。如诗歌《十万亩深爱》《爱一整个秋天》《稻熟了》《秋天是一幅哲学与油画》等。“一粒小米/静观世界”,诗歌《静观小米》,道出了小米的“初心”“道义”和“善良”。诗歌《独脚插秧女》写到:“我不敢看她的眼神/像沃土看见荒野/针尖看见血流/风经过的路上/她的笑容,是一望无垠的家园。”诗中自有高大与美丽,心痛与怯懦,欣慰与希望。诗歌《麦子》,别出心裁,竟让我们看懂了麦子的性格。

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能赋予笔下万物以生命,歌咏出肺腑之真情,这最能彰显诗人的创作水平,也是把诗歌写活的前提。诗歌《不知火》这样结尾:“不知火也有爱情/每逢三四月就有不同国籍的人/从五湖四海赶来/在这个曾经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在田野、村落,摘取它的芳心。”明明是一个“丑娃”,却被诗人成功地推上了舞台中央,读过这几句诗歌,再吃不知火的时候,或许内心真会多几份暧昧和回味。“柴桑河/这个隐居民间的女子/如果不是天府新区把她请上舞台/我可能会一辈子与她错过/就像错过那些姗姗而过的知己/红颜。”诗歌《紫桑河》一开始就进入到了一个情感的高度,诗人的深情只有以期望和誓言来结束:“我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我想请诗稿做媒/绝不辜负一条河流经年的坚守。”诗歌《中岗桃花》写到:“长仙沟的初春/总是被一群唐诗宋词追赶/她平平仄仄地抖落一脸脂粉/露出,一把傲骨/千万朵,汇在一起/就是贵平大地/春天的名片。”千百年来,桃花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尤其在唐诗宋词里,在春天的百花争艳中,诗人把桃花解读到了灵魂的深处。《万沟白茶》《岐山米枣》《新店清见》《青台山青花椒》《五桂樱桃,就像那红月光》《刘家大院》《西索民居》等诗作,诗人通过他熟谙的诗歌技巧,完成了一场内心与现实的恋情,并牢牢抓住了读者的心。

对于诗人来说,在感性的外在表现下拥有理性的思想逻辑,更显得尤为可贵。表现在诗歌上,就是诗歌的外在化语言是感性且个性的,而诗歌的内在往往有其自身的理性逻辑,也就是说,要在一定的约束上“戴着镣铐舞蹈”,诗歌才不至于成为梦话或者呓语,诗歌才可能具备其可贵的筋骨和精神。从宏观上看,诗集《中国田园》按“丰收田园”“山水田园”“文化田园”“花开田园”四辑划分,具有明确的层次和情感递进关系。从微观上看,不管是写物还是写人,诗歌也均有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由物质到精神,甚至列举、反转等多种逻辑关系。宏观也好,微观也罢,这充分证明了诗人在面对“中国田园”这个创作主题时,是用了心的,是动了情的,但同时也是清醒的。因为,“中国田园”这个具体的诗歌主题,绝不是仅靠忘我的煽情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只有在清醒的时候,站在理性的高度,用心去触摸,用爱去建构。

从直观描摹到童年采摘,到母亲对我的爱,再到困难生活时期的保障,最终“被腌渍在记忆的风风雨雨里。”诗歌《二荆条》结构明朗,情感递增,读者亦能轻易地跟随诗人的情绪,认识二荆条,走进回忆,走进母亲,走进温暖的内心。诗歌《底底古村》写一个彝族地区的天府旅游名村,在回忆与现实之间,扑鼻的香气引发出诗人的思考,诗人最终抵达了自己的内心。是什么在召唤心灵?让流浪的心顿时触动。铿锵的语言和情感的反转,让诗句迸发出直击灵魂的力量,“没有一丝的征兆/突然,我噌的一声向眼前的村庄/跪下来/那道从山岭飞流直下的玉沙/哪一滴/才是拨动我神经的弦。”诗集《中国田园》中的大部分诗歌,不仅很好地诠释了诗歌外在的感性语言与诗歌内心的理性逻辑之间的关系,也在诗人深情而冷静的驾驭下,完美地实现了“中国田园”主题的诗意表达。

诗集《中国田园》,是诗人围绕“中国田园”这一宏大主题而进行的典型主题性写作,这一主题的设定,无疑增加了整本诗集的创作难度,尤其是面对很多不同地区又近乎相似的题材时,很难达到创作上的新意与超越。诚然,诗集《中国田园》中的个别诗歌也难以避免地存在立意、结构等方面的雷同,但这并不影响诗集的厚重和价值。读毕诗集,有一种直觉萦绕心头,诗人应有一颗相当孤傲的心,对自我认知的固守,或常有令人费解之时;诗人也应有一颗保持激动的心,对田园万物及现实事物的爱,总能找到一个十分浪漫的点;诗人还应有一颗别出心裁的心,坚持站立在时代的前沿,把中国田园理解得如此深刻,最终化作一首首深情而个性的动人诗篇。

田园试验的诗句,与田园中的庄稼一样,经过了风吹日晒,经历了汗水雨露,在宏大的新时代现场中,诗人这一系列的试验诗歌,亦如田园里的庄稼一样,没有辜负诗人的一片苦心。以诗歌书写中国田园,诗人完成了一次主题尝试,也完成了一次创新和挑战。在诗人的辛勤浇灌下,田园中生长出来的诗句,不仅带着浓浓的泥土芳香,也带着浓烈的时代气息,最终长成为了新时代中国诗歌田园里既生机盎然又别具一格的茂盛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