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4年09月25日

美食与文学的奇妙相遇

◎李钊

叉烧、大盆菜、黑金流沙包、黄鳝煲仔饭、烧鹅……《粤菜记》里一组引人垂涎的美食照片将我瞬间带入舌尖上的岭南,而当盛慧的文字一行行铺陈开来,散发着诱人色泽的美食立刻生动起来,若有若无的香气传入鼻腔,味蕾随之开启,饱含温情的温暖滋味悄悄升腾。《粤菜记》是一部记录片式的粤菜全景散文集,书中既有美食佳肴引发的味蕾舞动、烟火人间的世相人心、香传海内外的粤菜故事、粤菜师傅的匠心情怀,更有岭南文化的幸福滋味,当味觉唤醒情感和记忆,文化与食物的巧妙交融,一个令人神往的“舌尖上的岭南”立于纸面,一缕缕从屋顶飘散的人间烟火,缓缓串联起湾区平凡生活中的小幸福。

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干说,一个作家最重要的能力在于,他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并且用别人想不到的方法表达出来。在纸上绽放的美食,如同一幅立体而绮丽的画卷,需要作家用精妙细腻的文学笔法,将一道道美味佳肴描绘得栩栩如生,色香味一并呈现在眼前。作者在书中写到,“外地人爱上粤菜,大抵会从一只烧鹅开始。” 作为一个在广东生活的外地人,对这句话我深表赞同,虽然已吃过无数次烧鹅,但作者以一篇《满城尽带鹅肉香》让我对烧鹅认识更深、迷恋更甚。烧鹅是粤菜中独具代表的烧腊菜式,作者先是用一段“夹上一块,点上琥珀色的酸梅酱,入口咀嚼,鹅皮咔嚓作响,脆如薯片,油脂的香味,包裹着丝丝缕缕的荔枝木香,在口腔中繁弦急管般奏响”,从香味、口感等立体勾画出香脆鹅皮美妙之处,引发我的味蕾急速跳动。而后紧接的“鹅的皮下脂肪,早已在高温中溶化,深情款款地渗入鹅肉之中,是鹅肉甘香四溢,汁水充盈,就连鹅骨,也充满深邃的幽香”,生动鲜活地描绘出烧鹅鹅肉弹牙、鹅油齿颊留香的特点,牵引出烧鹅种在心理的曼妙滋味,急忙买上一份烧鹅,大快朵颐。作者笔下的文字是有魔力的,站在文学和美食的交织点上,他以慧眼发现了常被人所忽略的细节,也用文字的“魔法”将美食之美精妙呈现,让纸上美食也可看见香气、聆听颜色、嗅闻情感、品尝记忆,让人因触摸到了不一样的人间烟火气而惊羡。

在文学的世界里,美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食物,更是承载着情感、记忆与文化的象征。生活里有万般滋味,文学便能呈现出万般滋味,而且会更浓烈、更醇厚。这些文学里的美食是律动的,既能色香味的芬芳,更携带着生活的经历和灼热的情感。最热烈的感情、最美的故事,永远藏在一粥一饭的守候中、一颦一笑的温暖中。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道出了荔枝与生俱来的诱惑力,曾经被作者视为天上仙女的荔枝里藏着过往的心酸记忆,记忆里满满都是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在这世间,有无数种味道撩拨着我们的味蕾,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味道可以比上家的味道。作者曾极力想摆脱家的束缚,远离故乡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可经历过生活的锤炼后,他开始明白,暖心最是家常味,童年形成口味会成为评判美食的最高标准——越接近记忆中的味道,越觉得好吃,越让人满足。作者在《后记》中总结了粤菜博采杂食和兼长两大特点,这些特点与岭南历史发展密不可分,而粤菜发展的历史,堪称一部“励志片”,从令人望而生畏的“蛮食”到备受称赞的“南烹”,粤菜自成流派,曾越过岭南,东征上海,南传港澳,风靡海外……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更成为了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将中国传统、精神传播向更远的地方。

如盛慧所言,被时光偷走的美好可以由美食一一归还。虽然他的写作对象是具有地域性的,但他用文字用笔尖勾勒出菜肴的美丽轮廓,透露出的人生百态和世间滋味,能让所有人都品味到人生的无限可能。“一夕懂珍馐,一生恋其味”,美食如此,文学亦然,两者皆不可辜负,而当两者相遇,必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