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孜州政府办公室印发《甘孜州本土医师培养计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的实施,将切实解决甘孜州医疗卫生人才队伍面临的执业医师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能力不高,医师队伍不稳定,骨干人才匮乏等问题,统筹加强全州医师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计划》提出,围绕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州战略目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才提质增量为目标,充实医师队伍力量,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为全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到2027年,甘孜州医师数量持续增加,医师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医师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全州执业医师总量达到3000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3.2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至少配备3名以上全科医生,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至少配备1名全科医生、1名公共卫生医师。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甘孜州将实施执业医师“倍增”行动、卫生人才“提质”行动和卫生人才“暖心”行动。
——实施执业医师“倍增”行动。《计划》从优化编制管理、加大执业医师引进力度、严格落实“考、降、转、退”激励约束机制、实施本土医学生“回归”计划、积极争取实施民族地区医科大学本科(含预科)医学生定向培养项目5个方面来抓落实。
《计划》提出了对新引进的执业医师,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且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含试用期)服务年限和聘用合同(协议)的,给予安家补助10万元,经费从甘孜州级人才专项资金中解决。落实“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与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政策。
——实施卫生人才“提质”行动。《计划》从优化州级医师队伍、建强县级医师队伍、壮大乡镇医师队伍、夯实乡村医生队伍4个方面提出16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强县级医师队伍上,《计划》提出了实施“骨干医生”培养项目。依托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和浙江省、省内对口支援资源,加大“骨干医生”培养力度,真正做到县县有骨干、院院有骨干。每年培养“骨干医生”不少于200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培养不少于800人。
同时,在壮大乡镇医师队伍中,《计划》提出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规模,采取“5+3”(5年本科教育+3年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贯通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模式,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一批全科医生。每年定向培养不少于15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培养不少于60人。
——实施卫生人才“暖心”行动。《计划》从提高待遇水平、建立定期表扬优秀医务人员制度、鼓励终身从医、鼓励到高海拔地区工作、鼓励扎根基层5个方面抓落实。
记者注意到,在提高待遇水平上,《计划》明确了对机构驻地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执业医师给予奖励金1.2万元/年,海拔每增加500米,奖励金增加0.6万元/年。对机构驻地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执业医师,海拔每增加200米,奖励金增加1.2万元/年,所需资金在本级医疗卫生事业基金中解决。考核不合格的当年不予发放,调离一线岗位或退休离岗的停止发放。落实卫生人员防疫津贴和“县招乡用”人员乡镇补贴。
转载自《四川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