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4年11月14日

色达县康勒乡“空中+地面”精准发力

织密森林草原“防护网”

护林员正在操控无人机。

甘孜日报讯 “开机、起飞!” 随着一阵嗡鸣声响起,一架无人机在康勒乡阿交一村护林员的操控下,迅速腾空而起,开始了森林火情巡查监测。连日来,色达县康勒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立足实战实效,强化数字赋能,采取空中无人机和地面巡逻相结合的巡护模式,实现“地巡+空巡”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保障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顺利完成。

进入秋冬季,天干物燥,森林草原火灾风险升高。为有效预防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保护林草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康勒乡充分发挥无人机机动性强、灵活性高、监测范围广的特点,每周两次对辖区草木进行全方位防火巡查。通过无人机传输的实时图像视频、坐标,及时发现监控区域内的火点和冒烟点,并通过镜头的焦距变化监测分布集中点和破坏草木资源等违法行为,有效提高地面人员巡查效率和防火工作的针对性。

“利用无人机巡防,可以不受地形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了对人员到不了、车辆进不去的盲区、死角进行全覆盖巡防监测,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提高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效率。”乡森防办干部色麦介绍道,以前森林草原防火期单纯靠护林员去巡山,不仅时间长、距离近、范围窄,而且效率不高。现在让无人机空中巡查与护林员、志愿者、乡村干部地面巡查协同配合,一旦发现险情,可以立刻锁定现场,让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更科学、更高效。

“有无人机帮忙巡视真好,极大地提高了森林草原防火效率。但我们是护林员,巡山护林的工作不敢有一点放松,守护好这里的青山绿水是我们的职责。”康勒乡打西一村护林员丹秋说。秋冬以来,随着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升高,丹秋不仅和同事轮流值守,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大巡山频次。

作为森林草原防火的第一道防线,康勒乡共有113名生态护林员,他们用脚步丈量山区,默默守护着家乡的绿水青山。此外,康勒乡还充分发挥护林员的巡山职能,坚守森林草原防火第一线,严防火种入山、严控野外用火,发现火情立即上报。充分利用宣传横幅、宣传标语、“敲门行动”等方式,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鼓励群众参与野外火源管控和报告,切实构建了森林草原防火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下一步,康勒乡将立足实际情况,在传统巡护模式的基础上,广泛运用新型巡护模式,通过人巡地巡、机巡空巡等多种方式,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线”,防患于未“燃”,切实保障林草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尼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