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4年11月14日

康定市新都桥镇用好用活帮扶力量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甘孜日报讯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康定市新都桥镇依托对口帮扶、定点帮扶、驻村帮扶等帮扶力量,因地制宜发挥生态、区位等比较优势,升级产业,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盘活闲置资源激活沉睡财富,助力持续增收。通过对“沉睡”资源再利用、存量资产再升级,推动闲置资产保值增值。盘活闲置土地。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对辖区内1280亩撂荒地进行全面整治。居里村驻村工作队员将辖区内120余亩闲置土地“打捆”流转租赁种植莴笋,以“租金”+“就业”的方式每年为村集体创收20万元;盘活闲置房屋。对辖区内所有房屋“一房一档”摸清底数建立档案,按照村集体托管代租、委托企业合作经营、农户自身改造出租等多种方式,实现“闲置房”变“黄金屋”。新一村驻村第一书记组织27户村民将自住房进行改造提升,以“资产入股”与企业合作打造民宿集群,年营业额达800余万元。

引进外来资源注入源头活水,赋能产业升级。充分发挥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多举措精准发力壮大产业集群。引资金,撬动发展杠杆。立足发展所需,高频次“走出去”对接、高质量“请进来”洽谈,完善产业生态,丰富产业集群。拔桑一村依托定点帮扶单位省委统战部及对口支援地都江堰市,争取1298万元帮扶资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撬动2065万元社会资金投资打造出全镇第一个星级野营地;引人才,激活智力引擎。锚定建设文旅产业人才集聚地这一目标,筑巢引凤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鱼子西二村、鱼子西三村驻村工作队以鱼子西极景圣地为载体,引进景区规划、手工艺设计、酒店管理等专业人才19人,大力发展特色民宿、文创产品等配套服务,实现优质资源与配套服务嫁接,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双双破百万。

集聚优质资源深耕优势禀赋,激活发展潜力。用好用活“流量资源”“文化资产”“平台资本”,全面释放发展动能。文化变现,“传统工艺”变“潮流ip”。各驻村工作队带头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推动传统手工艺“活态化”展现,民族文化“沉浸式”体验。全镇研究开发特色文旅产品17种(类),举办各类特色文化活动36场次,文化赋能撬动文旅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平台变现,“隐形红利”变“显性效益”。通过“传帮带”全面激活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省委统战部派驻拔桑一村第一书记依靠单位资源优势,连续3年围绕文旅新业态举办培训,开辟出群众增收新渠道;流量变现,“生态颜值”变“增收产值”。依托各方帮扶力量,打造开发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推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2023年全镇累计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37.2%;依靠旅游产业创收超3亿元,同比增长39.8%;农牧民人均收入达20505元,同比增长33.2%,三项数据均创新高。

谭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