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甘超/文 州慈善大会筹备办/图
“‘输血’彰显善心,‘造血’熔铸慈爱。”因为他,困难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心和帮助;因为他,用言行向身边人传递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理念,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慈善践行者。
他是向虎,中国人民银行甘孜州分行的一员,曾担任九龙县三垭镇郎呷村驻村干部。
1993年,告别军营的向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甘孜州分行工作,同时也踏上了公益之路。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行走在公益的路上,心系雪域群众,用爱心谱写生命华章,用善举践行初心使命。他曾荣获中国人民银行公德奖、四川省最美职工家庭、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文明家庭、甘孜好人等荣誉。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向虎热衷于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最初,他独自“输血”式援助;后来,意识到自己力量有限,便动员战友、同事加入“慈善长征”,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孩子。消息传开,各界爱心人士和被他感动的陌生人也纷纷参与。据介绍,2013年至2020年,他组织的爱心团队向多所学校和福利院捐资捐物达70余万元,2万余名贫困孩子受益,还“一对一”资助20多名儿童直至大学毕业。
“帮助一个孩子就等于帮助了一个家庭;帮他走过最关键的一步,就等于帮了他一生”。爱心助学的道路虽然辛苦,但向虎乐在其中。
2022年初,向虎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毅然选择到九龙县三垭镇郎呷村驻村。初到该村,他眼中都是这里的村民。当听到村民患病不能就医时,他毫不犹豫自掏腰包给予资助;去县城开会回村,他总记得给村里的监测户带些生活用品;当得知监测户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坏了,他立即找人帮忙修理。为帮助重点监测户家因精神失常辍学的学生小沙,他多次奔波于村委、镇党委政府、县医保局。经过多方协调,最终通过县医保局以据实全额报销治疗费用的方式,将小沙送到雅安市精神病医院治疗,并妥善安排好了小沙住院期间的陪伴照护事宜。
之后,为解决小沙后续治疗和生活的后顾之忧,他又组织村民为小沙一家捐款0.7万元、召集朋友筹得捐款3.5万余元、通过水滴筹募集爱心资金1.3万元、联系县乡村振兴局和红十字会争取到治疗专项补助2.4万元,累计筹集的善款足够小沙后续近10年住院治疗的生活支出。如今,小沙的情况有所好转,精神状况有了极大改善,这让他深感欣慰。
“我个人的生活可以更节俭一点,这样我就可以把一部分工资用来资助他人。哪怕几十上百元,也能为需要的人解燃眉之急。”生活中,向虎乐于助人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渐渐地,大家都称他“好人向虎”。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他深知“输血”式的慈善,只能暂时解决老百姓眼下的难题,如果没有“造血”式的致富,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他走乡串户、走遍村域深入调研,反复思考,探寻三垭镇的振兴之路。驻村期间,他协助当地开展水利骨干工程征地协调工作17次、解决群众困难问题26件、邀请州名师工作室到三垭指导教学工作、积极联系内地公司拓宽花椒销路、多方努力为三垭镇学校添置办公电脑10余台、会议桌椅20余张等。如今,他虽已结束驻村工作回到原单位,但心里仍牵挂着九龙县三垭镇的乡亲。“我憧憬着三垭镇的华丽转身,期盼着三垭人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向虎表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向虎始终坚守军人本色,用爱心守护心中的热土,凝聚更多更大的力量,在公益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