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4年11月19日

雪域高原 法润“绿芽”

(上接第一版)在办案过程中,结合个案具体情况,针对性制定亲职教育方案,运用行为矫治、法治教育等措施,督促引导监护人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妥善履行监护教育职责,做到“对症下药”“精准帮教”。2021年1月,“甘孜绿芽”未检团队联合甘孜州妇联在九龙县三岩龙乡柏林村试点共建“家长学校”,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提供全方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共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或者遭受犯罪侵害。2022年,稻城县检察院“甘孜绿芽·蓝色亚丁”未检团队与县妇联联合设立全州首个县域“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乡镇“家庭教育指导站”,建立起家庭保护的“第一道防线”。截至目前,全州检察机关共办理亲职教育案件百余件,帮助98名涉案未成年人矫正不良行为习惯,116名监护人改善亲子关系,18名未成年人重返校园,以检察之力为未成年人撑好家庭“保护伞”。

绘就未成年人保护最大“同心圆”

孩子的伤,是社会的痛。从事过10多年刑事检察工作的杨萍明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不同于其他检察工作,不以实现惩罚为首要目的,而是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在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以案件事实为切入点,探究未成年人问题产生的原因,注重帮教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全面开展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工作,努力为“绿芽”成长撑起一片艳阳天。

2019年以来,“甘孜绿芽”未检团队共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94人,始终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坚决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犯罪黑手。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宽容不纵容”,选聘4名专业心理咨询师作为“绿芽守护员”,提供心理辅导36人次,跟踪帮教134人。目前,全州建立19个“甘孜绿芽”未成年人检察室,实现一次性完成对未成年被害人的询问、人身检查等取证工作,避免反复询问取证对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积极联合民政、妇联等部门对未成年被害人开展综合救助工作。近年来,共为32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对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心理测评或心理疏导68次,向控申部门移送未成年人司法救助线索51件,为未成年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01.3万余元。

“在办案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相关机构组织能够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实际上是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或者将危害降到最低。”杨萍说。于是,“甘孜绿芽”未检团队大力加强与教育、卫健、妇联、公安等部门沟通协作,推动入职查询、强制报告制度落实,变更多“旁观者”为“参与者”,让法治阳光照亮“隐秘的角落”。同时,以实现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为目标,集中统一履行“四大检察”职能,深入推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形成合力,绘就未成年人保护最大“同心圆”。“甘孜绿芽”未检团队与甘孜州邑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署《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服务协议》,以“检察+社工”的新模式开展教育考察、心理辅导、社会调查、法治宣传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雅江县检察院“甘孜绿芽·木雅馨露”未检团队会同雅江县委监察委、县教体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等8家单位,在呷拉镇集中办学区成立全州第一个驻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甘孜绿芽”未检团队针对校园周边交通设施安全漏洞、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商超向未成年人售卖香烟等未成年人保护难点、堵点问题,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22件,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织密织细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网。

2023年1月,炉霍县检察院“甘孜绿芽·章谷蓝”未检团队接到群众反映称,县中学门口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团队勘查发现,校门口沿河一带护栏缺失、损坏、断裂、移位问题多达43处。经公开听证、督促整改,护栏很快规范安装,学校周边还增设了减速带、警示标志。看着新增、完善的交通标识、标线,附近居民放下心来:“我的娃娃也在县中学上学,以前最担心娃娃在上学路上遇到安全问题,感谢检察院实实在在为我们排忧解难……”

在雪域高原种下守护未来的种子

“这里太有趣了!我们今天玩得很开心,还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8月27日,甘孜州首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在石渠县检察院揭牌,一名同学参观后激动地说道。实践基地涵盖普法学习、爱国教育、法治安全三大核心展区,以及充满活力的互动体验区。在这里,法律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和条文,而是被融入到声光网电、动漫、微电影中,孩子通过趣味横生的游戏互动与法律亲密接触,在寓教于乐中感受法治的温暖与关怀。

近年来,“甘孜绿芽”未检团队围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性侵害、防范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禁毒等法律知识,通过“订单式”普法、检察长担任法治副校长、未检团队进校园、“检察开放日”、网络直播等形式,专门融入家庭教育、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儿童、学校、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未成年人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开展藏汉双语法治宣讲活动,将法治的种子播撒进每一个人心中,引导未成年人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向阳生长。

截至目前,全州两级检察机关共计112名检察官下沉网格内285所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2019年以来,共计开展法治进校园、法治进社区、法治进乡村活动391场次,受众达12.3万人;同时加强与团委、社会组织、社区对接沟通,全面摸排掌握网格内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服刑人员子女、涉罪未成年人等特殊未成年群体权益保护“底数”,坚持法治教育、心理疏导、生活关爱等“多管齐下”,确保未成年人“帮、教、矫、治”效果最大化。在2022年“5·25”心理健康日,“甘孜绿芽”未检团队在泸定县第一中学成立全州首个检校共建心理咨询室,选派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检察官不定期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有效呵护学生心理健康,从源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同年9月,“甘孜绿芽”未检团队创新采用“实地宣讲+网络直播”模式,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为师生、家长、干部群众在线直播普法答疑。全州380所中小学校,18万余名学生,集中收看了这堂与众不同的法治宣传教育课。

“陈列展板展示讲解”“法治主题班会”“开学典礼讲座”“法治云课堂”“国旗下讲话”“法治家长会”……今年春天,“甘孜绿芽”未检团队采取多种形式将“法治列车”开进了巴塘县、乡城县、德格县等地中小学校,带领孩子们在一场场法治之旅中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一堂预防性侵害的法治课结束后,未成年人阿花(化名)避开人群,悄悄找到了授课的杨萍,倾诉自己被继父侵犯的事实。初步核实情况后,杨萍拨打了报警电话,目前,该案已立案侦查。

“每一堂法治课,都是一次法治的起航,一次正义的播种。这些种子不仅撒在了孩子心中,也在教职员工、家长、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心底生根发芽,长成守护未来的参天大树。”杨萍说。

转载自《四川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