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处分后,思想负担特别重,甚至产生过破罐子破摔,躺平、混日子的想法。我能卸下思想包袱、打开心结,重拾工作热情,要感谢组织多次与我交心谈心。”新龙县某单位受处分干部白某面对县纪委一行的暖心回访时深有感触。
此前,白某受处分后,一度情绪低沉,工作上提不起干劲。对此,该县纪委监委赓即成立联合回访教育工作小组,基于“建档+帮扶”模式,提前调资料、析案情,并向所在单位了解其思想动态、工作状况、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情况后,进行人物“画像”和“建档”,量身定制“回访套餐”,差异化制定《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回访责任人,规范回访的方式、内容、程序等,确保访出实效。
在工作组用心用情的暖心帮扶下,白某思想包袱逐渐卸下,打消了心中的疑虑与自我否定,慢慢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和生活轨迹中。“不久前,我还主动申请成为了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面对回访,白某激动的说道。
为避免一访了之,该县纪委监委以“记实+考察”的方式将回访结果运用到“考评+任用”中。通过及时总结梳理回访人员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等新情况,详实填写 《新龙县受处分处理干部回访教育登记表》,并督促其所在单位按时开展影响期满评价工作。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将综合回访评价情况形成回访意见建议,留存备查,并抄送组织人事部门,为后续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继续留任、重新启用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回访教育有助于帮助干部重拾信心、重回赛道。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瞄准曾受处分干部“心结”、聚焦“病灶”,探索创新“建档+帮扶”“访教+谈心”“记实+考察”“考评+任用”“四步走”新模式,坚持“对症下药”原则,为受处分干部祛除“心病”,解开思想“疙瘩”,让“跌倒干部”重振旗鼓再出发。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已回访受处分干部42名,已重新启用10人。
“处分只是手段,治病救人才是目的。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健全回访教育长效机制,以‘卸包袱、送温暖、再教育’为出发点,帮助受处分人员打开心结、放下包袱、重塑信心,变压力为动力,从‘有错干部’到‘有为干部’,真正实现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达到教育、转化、挽救干部的目的。”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县纪委监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