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讯 今年,州委教育工委、州教育和体育局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坚持高位推进,全面加强“党管教育”工作,切实扛牢“政府办学”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多元管理”治教水平,层层压紧压实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各级责任,织密民族教育提质增效“责任网”,助推新时代甘孜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
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工作领导体制,落实州、县(市)领导联系校(园)不少于1所、每年深入校(园)调研不少于1次、每年赴联系学校上思政课不少于 1节、每年为联系校(园)办实事不少于1件的重教抓教“4个1”制度。逗硬压实重教抓教责任,建立分层分类考核体系,将教育高质量发展、控辍保学、校园安全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对县(市)、州级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范畴,作为县(市)、州级相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依据,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奖惩、财政资金划拨挂钩,并作为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参考。
依法落实“两个只增不减”,依法依规足额落实教育费附加、城市建设维护税、土地出让金等收入用于教育支出部分资金。优先保障教育用地和教师周转房。实行教育类结余资金次年全额返还机制,积极争取省内外对口支援资金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实施高寒地区学校“供暖、供气、供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善提升寄宿制学生洗浴、安全饮水和住宿条件,统筹海拔、气候等因素,参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配套学前、高中阶段取暖费用。
落实教体局长、教科所(室)长、教研员、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园)长、年级组长听课评课制度。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从严规范校本和课程管理,对日常管理失序的校(园)按层级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问责处罚。实行县(市)教研员、责任督学蹲点扶持薄弱学校和校级领导值周巡课、教学常规“1月1查”机制,督促指导学校全面落实教学“六认真”。健全完善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评价制度,实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与教师教学评价挂钩机制,对质量监测靠后的教师及时调整岗位。规范校园食堂后勤物资采购,全面实现“升规入统”,切实把好校园食堂安全关、廉洁关。
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