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会议并讲话,总结我省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出要求。
省政协主席田向利,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于立军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当前宏观大势怎么看、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强总理的总结讲话,对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好明年重点工作提出要求。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大任务,准确把握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的重要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上来,不折不扣推动各项任务举措落地见效,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会议指出,即将过去的2024年,是四川发展承压前行、克难奋进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斗,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面对严峻复杂形势,拿出超常举措全力稳住经济大盘、立足四川实际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内外加快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底线思维筑牢安全之基,全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指出,做好经济工作,首先要把准形势,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就四川情况而言,我们正处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发展转型最吃劲的紧要关头,虽然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面临不小压力,但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仍然较多。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将为我省运筹高端资源要素提供重大牵引,提升四川在全国发展版图中的优先级和竞争力;国家宏观调控组合拳带来的政策机遇,将持续为我省发展提供政策红利;“十五五”规划编制带来的窗口机遇,将谋划布局一批事关四川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持续增强四川发展后劲;省委集中资源力量培育的新增长点,也将进一步催生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畅通经济循环。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努力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以抓机遇促发展的四川成效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扩大内需,更加注重产业支撑,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会议确定,明年要扎实抓好以下重点任务。
一要大力提振有效需求,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抢抓政策支持窗口期,加快推进“十四五”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聚焦“十五五”开局,前瞻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引领带动强的大项目,争取更多纳入国家“大盘子”。创造良好环境条件让经营主体“敢投”,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综合运用多种市场化方式支持企业发展,更好发挥国有企业“顶梁柱”“稳定器”作用,持续提升服务民营经济质效。千方百计增加人民群众收入,积极拓宽居民收入渠道,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用好信用贷、消费券等政策工具,让群众增强预期、放心消费;落实中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和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部署,巩固传统消费,挖掘新兴消费,培育壮大首发经济、冰雪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释放更多消费潜能。
二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构建大科学装置集群,形成空间集聚的高能级创新矩阵;统筹实施6个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更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做强产业支撑,统筹好“新与旧”,深入实施产业新赛道争先竞速行动,逐步释放新兴产业发展潜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统筹好“长与短”,做大做强六大优势产业,全面推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强化产业链薄弱环节攻坚,不断提升产业韧性和安全水平;统筹好“大与小”,开展100户大企业大集团、行业前20强企业扶优扶强,精心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行业隐形冠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形成更多新的产业支撑点。
三要着力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尽快落地见效,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纵深推进要素市场化、城乡融合、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财税体制等重点改革任务,努力形成更多标志性改革成果。聚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实施稳外贸“三大行动”,促进跨境电商、海外仓、国际合作园区发展,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更加重视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支撑体系;以更大力度招引外资吸引内资,(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