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4年12月25日

“两山”下的嬗变

纪念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

图为泸定大渡河特大桥。

图为俯瞰麦宿镇。

图为格萨尔机场。

图为雀儿山隧道口。

图为游客在板板桥农家乐游玩。

◎全媒体记者 罗文婕

编者按

1950年,党中央英明作出了“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战略决策。1954年12月25日,两条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在同一天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几千年来不通公路、没有汽车的历史。当年,10多万各族军民齐心协力,征服重重天险,挖填土石3000多万立方米,造桥400余座,“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建成“两路”,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康藏公路全长2255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这条被称为天路的公路,每一公里都有筑路的烈士长眠在路旁。1955年,康藏公路的起点移至成都,改称川藏公路。

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两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提出弘扬“两路”精神。蕴含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基石,大力弘扬践行“两路”精神对于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

今年是川藏公路通车70周年,川藏、青藏公路以“路”为媒,串联起沿线各地区的区域资源,成为联系和沟通各族人民的“连心桥”,“两路”对于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为纪念川藏公路通车70周年,本报特推出《传承弘扬“两路”精神——纪念川藏公路通车70周年特辑》,敬请关注。

在中国广袤的交通版图上,川藏公路宛如一条雄浑壮阔的脊梁,引人注目。它自“天府之国”成都而起,一路向西,于苍茫大地之上,攀雄峰、横江河,连起雪域高原与四川盆地;从空中俯瞰,雪山之上,绝壁之间,滔滔江畔,“天路”在辽阔大地上蜿蜒。

70年前,11万藏汉筑路军民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凭着钢铁的意志,硬是用铁锤、钢钎等工具,劈开悬崖、征服险川,使这条全长2255公里的川藏公路与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创造了世界公路建筑史上的不朽传奇。

70年间,从最初的简易土路逐步升级为平坦坚实的沥青大道,从翻山越岭数十小时到高速直达,从单纯的物资运输“生命线”升华成紧密连结各族人民的“连心线”……川藏公路的每一寸路面都铭刻着岁月的变迁与无数先辈们的无私奉献,也见证着圣洁甘孜在“两路”精神指引下,各族儿女团结一心,踔厉奋发,满怀信心为美好生活而努力的奋斗历程;游客纷至沓来的农家乐、G318线上的网红打卡点、逐步走上国际舞台的麦宿手作……发生在广大群众生活中的点滴变化,已然成为甘孜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生动写照。

二郎山上路之变:

从蜿蜒小道到康庄大道

“二呀么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誓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歌唱二郎山》这首耳熟能详歌颂二郎山筑路精神的歌曲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位于雅安市天全县和我州泸定县交界处的二郎山,是修建川藏公路时筑路将士攻克的第一座高山,也是川藏线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据有关档案资料记载,当年,解放军在修筑二郎山路段时,平均每修一公里,就有7名军人牺牲。

在泸定老一辈的记忆里,以前的二郎山公路狭窄崎岖、坡陡弯急,路况极差。山上气候多变,冬季的冰雪、夏季的泥石流,让这条道路充满了危险与挑战。“车过二郎山,像进鬼门关;侥幸不翻车,也要冻三天。”这句流传甚广的民谣,便是当时二郎山行路难的真实写照。

自20世纪中叶起,二郎山公路开启了漫长的改造升级历程。先是对原有道路进行拓宽、平整,改善路面状况,随后又逐步增设防护栏、避险车道等安全设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2001年12月,历时5年艰苦卓绝的奋斗,318国道二郎山隧道建成通车,这条长约 4176米的隧道,避开了二郎山最危险的路段,缩短公路里程25公里,将原来几个小时的路程缩短至不到十分钟。不仅如此,隧道的建成有效避免了恶劣天气对交通的影响,使过往车辆能够安全、快捷地通行。

2017年12月31日,雅康高速公路新二郎山隧道通车,其海拔比318国道降低约700米,不再受冬季结冰的困扰,行车环境进一步显著改善。

交通条件的改善,为二郎山下的泸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此,泸定县冷碛镇杵坭村板板桥农家乐老板邓安美有着深切的感受。“以前,路不好走,来我们农家乐的外地游客比较少,基本上都是康定、泸定的客人来这儿过周末。”邓安美回忆道,“现在不一样了,高速直达泸定,每周末从雅安、成都这些地方来度假的游客很多,特别是樱桃采摘季时,我们这边都需要提前订位。”

位于泸定县城南、大渡河西岸的杵坭村,是从泸定县城到海螺沟景区的必经地。自雅康高速泸定段通车以来,杵坭村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特色民宿、休闲农庄、采摘体验、农家乐等农村休闲旅游产业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量周边县市的游客前来游玩。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村里的农产品也有了新的销路。游客在品尝农家乐美食的同时,对当地的土特产如樱桃、仙桃等特色水果爱不释手,纷纷购买带回家。这不仅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也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特色种植业的发展。

据了解,仅2023年,杵坭村以观光农业、赏花品果、特色农家美食为载体,打造集红色文化、休闲旅游、农耕体验、山歌文化为一体的“大渡河阳光康养休闲旅游示范区”,全村第一产业产值突破20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突破600万元。

大渡河上桥之兴:

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泸定县因一座泸定桥而被世人皆知。这条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曾是川藏交通的重要枢纽,13根铁链12164个铁环相扣,见证了300多年的风雨沧桑。如今,一条全长1411米,主跨1100米,用436根吊索和近60万套高强度螺栓连起12363吨钢桁梁与主缆的“川藏第一桥”——泸定大渡河特大桥,如同一条巨龙,跨卧在大渡河之上,与不远处的泸定桥遥相呼应,仿佛不只是连接两岸,更是连接了过去和未来。

从2013年5月确定大桥总体设计方案,到2014年9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再到2018年12月31日随着雅康高速公路建成顺利通车……比全州人民更为关注泸定大渡河特大桥建设进展的是位于大桥下的泸定县咱里村的村民们。

“我们村是移民村,在2018年以前村民主要以种地为生。村里路况不好,特别是夏季,经常降雨滑坡导致道路中断,农产品运不出去。”村党总支书记杜永昌告诉记者,曾经一度因交通不便而产业匮乏的咱里村,如今已是浙江省对口支援泸定县的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村。

据了解,在浙江援建资金的支持下,咱里村投入3000余万元在兴康特大桥下的伞岗坪打造了“川藏第一驿·318最美起点”自驾营地,配套了汽车充电桩、公厕、免费热水供应,还有特色小吃店、补给超市、帐篷租赁点、烧烤用品站等。

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318最美起点泸定伞岗坪”几个大字引人注目。远处,大渡河波光粼粼,兴康特大桥飞跨南北,蔚为壮观,“看河、观桥,这里都是最佳位置。”杜永昌说。今年“五一”假期,自驾营地完成建设并向游客开放,每天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即便是旅游淡季,每天也有数百人在此停留。

随着伞岗坪自驾营地声名鹊起,不少附近的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小超市、民宿酒店。兴康特大桥,成了咱里村乡村旅游的“引爆点”。杜永昌告诉记者,该营地建成运营成熟后,村里每年将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100个以上。此外,还有一部分村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搞特色种植,村里共种植30多亩金丝皇菊和200余亩苹果树,苹果预计今年产量达15万公斤。

“随着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农村公路通到老百姓家门口,乡村越来越有人气,自驾营地的发展越来越旺,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看着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杜永昌满脸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雀儿山上隧道通:

开启区域发展新篇章

雀儿山,位于甘孜县和德格县之间,海拔高达6168米的主峰如同一道巍峨的屏障,横亘在国道317线上。由于气候恶劣、人迹罕至,雀儿山也被称为“川藏第一险”。

“住的是5000米高度,睡的是斜坡30度,气温是零下30摄氏度,开水的沸点是70摄氏度,可我们的劳动热情却到了100度,智慧和力量没限度。”十八军进藏雀儿山纪念馆里,一组数据铭刻着十八军战士们在雀儿山上筑路的艰辛与顽强。

2017年9月26日,全长近13公里的雀儿山隧道建成通车,彻底改变了“翻越雀儿山,犹过鬼门关”的历史,来往川藏北线的车辆再也不用花2个多小时翻越危险的山路,仅需10多分钟就可以穿越雀儿山,大幅缩短了通行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2019年9月16日,位于德格县与甘孜县交界处的甘孜格萨尔机场正式通航。至此,川藏北线的交通格局彻底被改变,不仅加强了甘孜、德格地区的对外联系,也为两地的发展开辟了空中大道,促进周围区域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也让有着“传统民族手工艺之乡”之称的麦宿镇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中。

距德格县城100多公里的麦宿镇,曾因交通闭塞等原因,当地老百姓所有的生产、生活用品都必须自给自足。勤劳智慧的麦宿人,在日积月累的生活中逐渐发展出铜铸、唐卡绘画、牛毛绒编织、木雕、土陶等20种具有多元性、复合型特色的藏族传统民族手工艺,当地6000多名常住居民就有2000多名手工艺人。受限于交通环境,当地的手工艺品、特色文化产品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流通。

“‘钦乐’工坊成立于2017年,一开始只能靠线上渠道销售,镇上没有快递点,每次发货都要背到德格县城去发货,那时候经营比较困难。”从美国贝佩丝大学获得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双学位的达瓦卓玛放弃了留在美国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麦宿创办了原创品牌“钦乐”,受限于交通环境,达瓦卓玛一开始的创业之路并不顺利。

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不仅镇上有了快递点,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也慕名来到麦宿。看准发展时机,达瓦卓玛利用县里的扶持资金在工坊旁建起“钦乐”民宿,有了民宿的带动,加之物流网络的不断延伸,达瓦卓玛家的手工艺品销售额翻了3倍。如今,达瓦卓玛家“钦乐工坊”的产品已远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及瑞士、意大利等国家。与此同时,在德格县、麦宿镇相关部门的扶持下,“钦乐工坊”的规模不断扩大,已在当地培养了200名手工艺人。目前,“钦乐工坊”拥有全职和兼职手工艺工人50余名,收入较高的工人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

交通的根本性变迁,让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麦宿走出大山、走向世界。麦宿,正从一个闭塞的山区,蝶变成为川西高原的“手造”之乡和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高地。据了解,近年来,德格县倾力打造“麦宿手造”区域品牌,推动麦宿手工艺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注重培养年轻一代手工艺人,促使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还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麦宿手工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版图片均由各县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