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讯 “真心感谢各位调解员的热心调解,对于今天的调解结果,我们感到非常满意。”近日,在巴塘法院人民调解员特邀调解工作室,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正在调解,调解员以法、理、情相结合耐心调解,促使双方握手言和。最终,4名农民工拿到16万余元劳务费。
据了解,何某某等4人“包工不包料”在任某某承揽的房屋从事室内外砌砖抹灰工作,在施工完成后,因外墙砖脱落重新施工,引起责任损失划分不清造成纠纷。经双方多次协商无果,请求法院给予帮助。
受理案件后,鉴于案件涉及农民工权益且双方有调解意向,该院立即委派人民调解员组织调解。调解员第一时间联系双方来到法院,详细了解事情来龙去脉。调解过程中,因双方各执一词,调解员采取“面对面交流,背靠背劝解”的调解策略,一方面认真倾听双方诉求和苦衷,给予其充分的感情支持,另一方面耐心地向双方讲解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告知其责任与义务,从“情、理、法”多个维度出发,以实际案例为参照,向何某某释明拖欠民工工资可能引发的法律后果以及负面影响。经过调解员多轮耐心细致的沟通与协调,双方的态度逐渐缓和。最终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达成分期履行协议。随后,特邀调解工作室出具人民调解协议,并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拿到一年辛苦劳作的工资、解开多年邻里的心结……一件件纠纷止于诉前的背后,是该院深入推进纠纷源头化解、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巴塘县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推进诉讼服务一站式建设,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2024年5月,巴塘县人民法院成立特邀人民调解员工作室,建立“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106件调解成功案件申请司法确认。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