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1月10日

都市的语言镜像

评谢湘南诗集《深圳诗章》

◎周维强

摆放在我眼前的诗集《深圳诗章》,更像是一本图册,一本立体的,和深圳这座城市有关,和深圳这座城市里的人有关,和深圳这座城市里每一个生存着的人生活着的人有关。单纯从诗集的题目去看,似乎发现不了什么特殊的诗歌奥义。但当你读完诗集,再结合谢湘南以前出版的诗集一起去读,就会发现,“深圳”这座城市的意象,俨然被诗人浓缩成了一种风格,一种境界,乃至一种立体的语言镜像。语言镜像,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诗歌的语言,另外一个就是诗歌的意象。和波德莱尔写忧郁的巴黎,惠特曼写纽约的自由、奔放一样,谢湘南写深圳,他写出了深圳的日常、疼痛、孤独和回忆。这些诗歌,在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的浓缩中,得以延续,得以寄存,从而让我们欣赏到立体图画的画面感和存在感。

诗集集成了四个小辑,分别是“生活的依据”“与假发恋爱”“痛,载满了乘客”“影像诗章”。在深圳这样的开放而包容的大都市写诗,如何寻找诗意,且如何让诗意像种子一样落入泥土,呼吸到空气,沐浴到阳光,然后发芽、抽穗,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因为,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地方,远离了闲云野鹤,远离了大漠孤烟,山水似乎也变得不是那么柔情,只有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甚或一地鸡毛的琐碎,有时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尊严,周边的生活,涌来的,也都是俗欲与欲望。甚至有的评论家断言,大都市里不生长诗歌类的植物。谢湘南以《深圳诗章》这本诗集,告诉他的读者,大都市不仅可以生长诗歌类的植物,而且长势良好。至于如何选种然后种植,这是有天赋的诗人所操持的活计。谢湘南把现代性和日常性的灵感,植入到诗歌之中,消解喧嚣生活的芜杂,城市集中成为一个意象,然后用语言去破解。在《深圳诗章》这本诗集里,你读不到宏大,读不到那种空洞的呼喊,只有真诚,只有真意,只有一个现代都市人在城市生活时的那份挣扎、困惑、渴念和对诗歌本身的忠诚与信仰。

第一辑“生活的依据”中,共收录了27首诗作,光看标题,就值得慢慢回味,比如《油锅多么适合你》《工地上簇拥着强光》《在腐烂停顿的刹那》等,这些看上去更像是小说标题的诗题,诗歌内容里包藏着智性与灵性。诗歌之美源于自由,来自内部的心灵的自由还有思想的自由精神的自由。谢湘南打开了他内心的自由思考,从世俗生活中汲取营养,喧嚣遮挡不住他内心的静气,忙乱掩盖不了他心内的诗性。他把自己的身体比喻成“一块碳”和“一个不轻易开口的贝壳”,把肾结石或者胆结石、肝结石比喻成“宝石”,以诗言志:“当一把火/把我的身体点燃/这些宝石/或许可以找到它们恒久的家”(《致宝塔》),开篇选取此诗,以自我的视角审视内心,身体是一座“宝塔”,矗立在都市的建筑里,有着生存的倔强。而《生活的依据》一诗,在一本书里找到了精神的慰藉,找到了生存的答案,更像是对自我信仰的一种确认和认知,尤其是结尾处,对诗歌意象的延伸,传递着诗人内心的柔软与真诚。在这一辑诗歌中,我比较偏爱《工地上簇拥着强光》这首诗,对农民工生活的诗性解读,有着细节的深刻,“安全帽上的苍天有无数的窟窿/足够吞蚀我眼睛的浑浊”,这样的表述,悲凉而凝重,有着直指人心的寒意。这一辑的诗歌,在温暖的表述中,陡然留下了疼痛的留白,抑或在凝重的叙述中,闪开一扇窗,给人以希望。这就是谢湘南诗歌的特色,有着自己独特的声音,在现代性中,给人以心灵向上的启示。

第二辑“与假发恋爱”和第三辑“痛,载满了乘客”,将世俗生活和现实生活引向了深处。戴上假发是一种什么感觉?诗人的表述是这样的,“你一定迷恋这种感觉,戴上假发/你是你的妹妹/你是你的姐姐/你甚至是你的哥哥/你身体里的他人/泉水一样/让你解渴”,似乎,不仅仅是戴上假发后的感觉,更像是戴上面具后的感觉。虚假地躲藏在假发或者面具背后,窥探着人世,享受着那份虚假的繁华与虚荣,然后麻醉自己。谢湘南在诗歌写作中,实践着一种现实魔幻的技巧,贴近生活本真,他一直在追寻,追求生活束缚的解脱之道。谢湘南笔下的现实生活,有别于芸芸众生的俗世生活,他以诗人的锐利阳光去观察,然后让诗歌的语言呈现现实的多变与棱角,解析出现实生活的真相和能触动人心的瞬间。《每一位恋人都带走我一部分生命》,写的是爱情,谈论的是人生,诗人努力生活着,用心去爱,光阴流逝的刹那,自有生命灵感的馈赠。《我愿意永远是这个城市的游客》,更像是在抒发漂泊的感受,那份漂泊的感觉,是被城市的节奏牵系着,带着自己的生命之光前行。诗人的心是温情的,但是诗人的诗歌却是冷峻的,坚韧的,有思考深度的。我读谢湘南的诗,是在感受他呈现日常生活诗意氛围的能力,把不可能的诗意瞬间寻找出来变成可能,或者把可能的诗意瞬间放大至一种诗意化的画面,在对语言的塑造和意象的攫取上,开辟出一种空间的储存。谢湘南的诗歌中,藏着对生活智慧的完美诠释,是创造性思维的深入,也是一份生活经验与生命经验碰撞时,电闪雷鸣般的火花再现。

第四辑“影像诗章”,似一束光,似一滴露,似一道火焰。一张张照片被定格后的凝思,一个个瞬间绽放时的诗性思索。“影像”二字,诠释了这一辑诗在灵感助推时的画面感。像《呈现》《学习》《守船人》等写出了生命质朴的感受,语言凝练而简洁,寥寥数语,却有着收放自如的表达。且,因为诗歌中有个体经验的强烈关怀,还有个体生命意识的内在觉醒,让读者在读这些诗歌时,很容易感同身受。谢湘南的诗歌,有口语的特质,但绝没有口语化的流水式表达,诗人在陈述一种生命经验,一种生命状态的在场感觉。比如《三十九级台阶》:“我的心啊!柔得像你的白纱裙/在台阶上摇曳/那无尽的阴影像阳光一样绵长——而风微笑得没有力量/而我的呼吸/远远不能跟随/向上的苦难”,哲理中透着思辨,这些纯粹而有序的诗篇中,是一个诗人心灵拷问时的自语,是对生命永恒状态下的一种探究。

诗人余文浩说,如果要找一个文字的标签来向人们陈述我眼中的21世纪或者说现代化世界中深圳面貌的话,那我一定是用谢湘南的诗歌来说明她了。在我眼里,谢湘南的诗正好对应了深圳这座迅速发展的年轻城市的发育,某一种意义上说,谢湘南的诗就是当代深圳的鼻子、嘴巴、耳朵和体温,要说到深圳的现代性必然要谈到谢湘南的诗歌文本,扩大一步讲,湘南的诗写的不仅仅是现代性深圳,更是发达资本时代人与物看见言说的关系。也可以说,诗人看见、经历、体验、感受着现代性深圳的一切,然后,用自己的声音倾诉、言说。如果诗歌是对存在的勘察,那么谢湘南的诗歌就是诗人对深圳现代性的一种视角勘察的结果。

那么,我想说的是,在“深圳”这一主体意象的空间中,诗人赞颂着生活的美好,感受着生活的疼痛,他的人生经验是复杂的,是立体的。和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以及无数新深圳人的漂泊历程一样,直面生活而又不流于生活的形式,在生活的细部中感受着那份智慧带来的诗性。诗人的诗歌中,透着幽秘的哲思,体现着诗人对世界的热情与关怀,收录在《深圳诗章》诗集里每一首诗,都是诗人的一份灵感闪耀的过程。关于生活的思考,关于生命的思索,诗人尽可能的用心表达,展现着自己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态度。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言说方式,在这份言说方式里,谢湘南建构出自己的诗学空间,又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崇高与澄澈,这在诗歌写作中显得尤为难得可贵。以真性情去面对生活,以真诚的心去面对写作,摈弃浮华的,留下真实的,舍去冗长的,保存精炼的,谢湘南的诗歌写作,在不断完善自我诗歌技巧的同时,提供给读者另一种难得的沉实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