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1月14日

“融”出巴蜀大地新画卷

(上接第一版)

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医疗资源汇聚到了这座高原县城。

“县医院有了血液透析设备,每年我能节约近2万元的费用。”在白玉县人民医院,记者见到正在进行透析治疗的当穷正拥。当穷正拥一周要做3次血液透析治疗。此前,白玉县人民医院没有血液透析设备,最近的血液透析治疗,在100多公里外的邻县。当穷正拥说:“往返的颠簸不仅让身体备受煎熬,来回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血液净化中心建成后,已进行729人次透析治疗,至少为患者家庭节省费用50余万元。”白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薛康介绍,近年来,在对口支援等力量的帮扶下,医院已建成危急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孕产妇救治中心、血液净化中心、重症监护中心等科室。“白玉县人民医院是二甲医院,但很多科室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彭蓉说,再加上智慧医疗项目“远程会诊”服务,目前已基本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域内解决”的目标。

四川在全国率先提出以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抓手,打造具有二级综合医院水平的中心镇卫生院。根据规划,到2025年,将建设400个左右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四川提出,建立县域统筹机制,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管护,优化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融”出新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

一线故事:茗新村的新蝶变

当冬日暖阳洒向乐山市峨边县新林镇茗新村时,吉沙巫牛家所在的“彝家新寨”与蓝天、白云相呼应,形成一道独特而美丽的乡村风景。

“彝家新寨”是茗新村的一处集中居住区,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村民的住房依山而建,黄墙红瓦,错落有致。一条蜿蜒环绕的乡村路干净整洁,将村里的幼儿园、小学、书吧、乡村民宿等,与村民家串联起来。

村貌变美,产业也在壮大。走进村里的“彝步千年·文旅新寨”农文旅综合体,主体建筑依原始地形,采用层层退台式设计,每一栋房屋都配有景观阳台。站在阳台上,彝家风情美景和自然风光尽收眼底。

“乡村烧烤餐厅、文轩书吧、特色养生馆、彝家文化主题民宿等配套齐全。节假日和周末,不少游客来‘打卡’。”茗新村党支部书记张俊林介绍,农文旅综合体的落地,不仅带来人气,还带来新岗位。

经过上岗培训,吉沙巫牛成为农文旅综合体里的一名服务员。“下班回家不到5分钟路程,平时还能兼顾带娃、做家务,很满足。在这里打工,每个月有2000余元的工资,加上丈夫在外务工,可实现人均年收入过万元。”吉沙巫牛说,“这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

茗新村,这座汇集了大小凉山八县移民的村落,不仅是全省最“新”的建制村之一,更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中,产生了新的蝶变。

茗新村的故事是四川乡村新貌的缩影。一年来,四川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推动四川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四川乡村正发生着可感可及的变化。目前,全省已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5400余个,具有巴蜀韵味、彰显各地特色美丽乡村的新图景不断铺开。

“融”出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一线故事:射洪市的“新”身份

“2024年,射洪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完成投资40.5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5.46%。”遂宁射洪市发展和改革局项目管理股股长唐玉凤指着项目进度表介绍,该项目是省级重点推进续建项目,已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作为西部锂电产业链较为完善的集中区之一,射洪是四川两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试点”之一。

射洪做强产业支撑,解决了城乡融合发展中“钱从哪来”的问题:连续3年入围全国百强县,2024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417.93亿元、同比增长6.5%。同时,射洪在“一瓶酒”上做文章,带动农业协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做强以沱牌舍得为龙头的食品饮料产业,建好四川沱牌绿色生态食品产业园。该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食品加工、酒粮产业已辐射3个县(市)15个镇,产业园产值超过220亿元,引导当地农民就近就业,让群众在工农融合中受益。

文旅搭台,构建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按照“大地景观化、农村田园化”理念,射洪高规格建设百里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串联7个A级旅游景区和多个乡村特色景点,推出“拜谒文宗·诗韵山水之旅”“舍得智慧·生态美酒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6条;建设6万亩农业观光基地、22家生态康养机构、20户星级农家乐,农文旅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

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一年多来,四川重点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了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2023年,四川GDP超1000亿元的县域达11个、超500亿元的县域达33个。2024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榜单中,四川西昌市、简阳市、江油市、宣汉县、射洪市、彭州市、金堂县上榜。统筹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四川动能十足。

转载自《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