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1月15日

非遗焕新彩,歌韵永流长

从山歌音乐剧《爷爷的山歌》看非遗的守正创新之道

◎宋雨霜

“双城剧汇”2024年成渝戏剧创作展演周优秀剧目、重庆木洞山歌音乐剧《爷爷的山歌》享誉成渝,可谓非遗焕新彩,歌韵永流长。这部剧的成功密码在哪里?对非遗传承有哪些启示?

扎根本土,“沉下去”从民间获取文化资源

如果说散落在乡间的山歌是星星,那么山歌传承者、文化保护者就是收集星星的人。木洞山歌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渊源可上溯至先秦时期巴渝歌舞的2000多年文化遗存,是巴渝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爷爷的山歌》里呈现了木洞山歌最具代表性的高腔山歌、禾籁、盘歌、啰儿调等,这离不开编创人员扎实的歌曲收集和文化调研。如剧中的爷爷,人物原型是喻良华,人称喻公,会唱1000多首山歌,长年致力于木洞山歌的整理、传播。以喻良华为代表的编创人员用心用情地开展资料收集、歌曲采集,为剧目编写打下坚实基础。

《爷爷的山歌》是一部“沉下去”的作品,歌曲类型、调子等都极具本土特色。如木洞的油酥鸭、蜜枣、豆花等,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呈现;“辣呼辣呼脆嘣脆嘣”等台词,也充满了地方方言特色。正因为“沉下去”,扎根本土,才呈现了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贴近了生活,贴近了老百姓,观众自然为之叫好。

从歌到剧,善用戏剧思维呈现非遗

单独的山歌犹如一颗颗明珠,一部音乐剧则是一根线,串起明珠,形成一个整体,熠熠生辉光彩照人。从观众接受的角度,以一部剧的时间,接触、感受木洞山歌的精华和魅力,审美体验好且效率较高。同时,还能在观剧时感受到木洞地方美食、特色风景等,可谓视觉、听觉的盛宴。

传唱山歌的人分散在日常生活中,《爷爷的山歌》以音乐剧的形式讲述人和山歌的命运,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推进吸引人,以戏剧效果感染观众。

该剧剧情根据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喻良华和秦萩月传承木洞山歌的真实经历改编,包含爷孙亲情、青年爱情、乡里人情等。爷爷高良作为老一辈歌王,身上有老一辈巴渝农民的淳朴和坚韧,有对山歌的挚爱和坚守;孙女高可作为新一代歌王,身上有新时代年轻人的迷茫和困境,最后借由山歌走出创新之路。

爷爷和孙女的人物设定,既有纵向时间不同人物命运的展现,也有基于血缘关系对山歌传承的矛盾与和解。高可在传承山歌之路上,理解了山歌的深意和价值,也更懂得了爷爷及不忘文化根脉的重要性。

戏剧思维体现在剧中人物的遭遇,如高可在山歌赛中的失意,不仅是个体的挫折,也隐喻了山歌在时代发展中遭遇的尴尬和窘境。山歌曾被认为老旧、土味,一度面临失传的困境。即使有年轻人加入进来,如何传唱、如何创造性转化,也成为新的挑战。新旧年代的更迭,山歌变与不变之间,是剧中人物的考验,值得观众和广大文化工作者思考。

创新转化,从土味到潮味的蝶变

木洞山歌的传承保护与其他非遗一样,采取了灵活转化、创新发展的路径。编创团队用歌剧形式改编传统经典山歌,形式多样,融合美声、摇滚、流行、说唱,到通俗、民谣、电声乐器等,结合精致的舞美设计、接地气的服装造型等,呈现出不错的舞台效果。

直播是当下的潮流,当山歌走进直播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透过《爷爷的山歌》,可以看到现代新媒介对非遗的助力,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享受非遗之美。再如舞台设计方面,呈现了弹幕这一新媒体样式。屏幕上出现的弹幕,让剧中直播观众及时看到关于山歌演出的评价,也让剧场的观众有一种共鸣和心理互动感。

对木洞山歌的创新传承除了打造音乐剧,也有单曲的编写。如依据木洞山歌打造的单曲《都来木洞唱山歌》。打造以剧为核心的文旅链条,是一种新颖的尝试,值得大力推广。

“咿哟,哟呵喂,呦呵喂,一曲山歌哟呵喂,唱不尽木洞美……”一首歌里蕴含着人民的悲欢离合。一部山歌剧,讲述着人们和山歌的命运起伏。新时代,山歌要留得下、唱得响、传得开,以及其他非遗要守正创新地发展,还需要多方合力,任重而道远。《爷爷的山歌》音乐剧为非遗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

(作者为成都文理学院写作教师,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