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中华大地的历史文物见证了华夏文明的起源、变迁、风风雨雨,实为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文物活起来”之后,许多领域都出现了带动文物“活起来”的相关举措。《国家宝藏》采用镜头语言和科技手段,让观众感受到文物澎湃的“生命”。《我在故宫修文物》则用纪录片方式揭秘世界顶级文物的“复活”技术,以工匠精神赋予文物以温度和灵魂。在文学创作与研究领域,如何使文物“活起来”似乎尚未得到高度重视。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莫高窟》和《宁古塔》等篇章,就以极富文人气息的考察与慨叹,开辟了让历史文物“活起来”的典型范例。永州作家洋中鱼的历史文物随笔集《历史深处的记忆》,则着力于借助文物打开永州大地沉睡的历史文化记忆。
首先,《历史深处的记忆》显示出文物考证与人文感悟相结合的倾向。洋中鱼深有体会地慨叹:“写这类的文章真不容易,基础材料通常只有两三百字,外加几幅图片。”他为了顺利创作《历史深处的记忆》,在查阅书籍、收集史料、采访专家等方面真是下足了功夫,其中的艰辛难以尽与人言。在扎实材料的基础上,洋中鱼又将自我的体验与情感投射到文物之上,忘情时甚至获得了“一种穿越时空跟古人对话的感觉”。正因为如此,他讲述文物历史和相关知识时,既能有理有据地品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又饱含着深切的体验和真挚的情感。《战国勾连云纹玉剑彘》在开篇想象武将王翦英姿飒爽、叱咤风云的战场厮杀场景之后,又引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和《淮南子》里记载王翦奉秦王令伐楚的历史根据,以及玉剑彘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使用的历史事实,综合推断出该文物极有可能与王翦有关。剑彘自古以来便是英雄豪杰佩戴之物,其背后隐含着中华民族对尚武精神的推崇,作者在鉴赏玉剑彘精美造型和文化内涵之时,笔端又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清代铭文铜炮》从铭文所刻的日期入手,借战后遗留的铜炮,讲述了吴三桂传奇而又充满耻辱的人生经历。通过梳理吴三桂从战功赫赫的山海关守将一夕间变成“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叛国者,作者既写出了对吴三桂投清疑团的种种猜测,也从中领悟出光明磊落、立场坚定的人生道理。因为在创作过程中注入了自己的情思,《历史深处的记忆》中的文物就不再是静静伫立于展示柜中的冰冷之物,而成为了一段段鲜活的历史。
其次,《历史深处的记忆》显示出理性辨识与文学描述相融合的特征。洋中鱼在文物考证上小心翼翼,不放过任何一处细枝末节,探索文物来源、朝代、特征和用途等,也通过一个个文物细节的分析和推断,力求窥一斑而知全貌,具有理性辨识的逻辑严密性。另一方面,他又追求着淡化复杂的学理性阐述,加强感性的联想和想象,为文物增添艺术的魅力,来实现理性辨识与文学描述的结合。《西汉拱手陶女立俑》中对立俑年代和造型特点做了抽丝剥茧般细致考究。其一,查找《汉书·武帝纪》和《古今永州》等文献资料,有理有据地证明现在的零陵城属于西汉零陵郡下面的泉陵侯国,向读者讲述了泉陵侯国历经四代君王并留下大量足迹的历史故事,并大胆联想该立俑出土于西汉零陵墓葬群。其二,抓住立俑的拱手姿态加以生发,想象古人相见作揖的场景和故事,辅以大量文献考证拱手礼仪之含义在华夏大地的历史变迁,以趣味横生的方式向读者普及古代礼仪知识。《清康熙五十三年湖南酃县高山瑶“评皇券牒”木刻板》也是如此,作者围绕刻板上的文字内容,利用丰富的文献史料展开联想和想象,用文学性语句推演出了一部瑶族发源史和迁徙史,为文学平添了生命的活力。
再次,《历史深处的记忆》显示出作者谋篇布局的深厚文学功力。这部作品集共计40篇,全书按照时间线索从战国写至清朝,涵盖了铁器、玉器、铜器等10种材质的文物,章节之间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讲解文物的同时,也是在回顾永州的历史变革。具体的篇章基本采用纵式结构,在起承转合、灵活多变中讲解文物的出土过程和前世今生,并穿插运用许多文学技巧来营造真切深厚的历史体验感。《唐瑞兽葡萄纹铜镜》以故事开启全篇,随后述说“我”对文物的第一感受,再运用插叙和设问引人入胜地“臆想”,又引经据典、穿插历史故事,最后以感叹与思考终结全篇。《战国十二竹叶四山纹铜镜》顺叙与插叙相结合,采用不同朝代纵横交错的叙述笔法,逻辑严密地证明了“山”字纹乃是古时百姓图腾崇拜的一种;又插入大量文学知识,极大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视野。《西汉刻几何纹提梁铜壶》还转换叙事视角,令人惊异地让文物开口说话。凡此种种,都显示出作者融知识性与文学性于一体的深厚功力。
洋中鱼本来具有良好的散文写作素养,他的《历史深处的记忆》堪称是从散文世界中抽离文物随笔写作的成功尝试。他在这部作品中以文学的方式体验和解读文物,发掘文物的内涵美,不仅使永州博物馆所藏文物获得了文学层面的“复活”,也让永州这座历史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获得了深沉有力的彰显。这种以文学路径让祖国大地的文物“活起来”的文化行为,应予大加赞许和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