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红
清晨,阳光还未完全穿透窗帘的缝隙,手机铃声便如急促的鼓点,突兀地响起来。我还在半梦半醒之间,迷迷糊糊地伸手在枕边摸索,抓起手机,来电显示是母亲。电话里,母亲难掩兴奋:“你快给我开门,我在你们楼下。”
妻子在一旁翻了个身,等我接完电话,不禁嘟囔了一句:“又是这个‘铁娘子’!这辈子算是和她结下冤孽了,这么早就来打扰我的美梦。”
我和妻子走到门口,打开门,只见母亲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袋东西,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妈给你们带了一点家里的土特产。”我接过口袋:“妈,您今天怎么来了?”母亲拉着妻子的手:“今天不是‘三八’节吗?我专门赶来陪儿媳过节。不来的话,妈心里过不去。这次妈真的要谢谢你!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这才想起,今天是“三八”节。
在妻子眼中,母亲是个厉害的“铁娘子”。她厨艺精湛,做的饭菜香飘邻里;口才也很棒,邻居有矛盾,母亲一调解就解决了。家中事务、人情往来,母亲都处理得有条不紊,大家都很佩服她。然而,妻子和母亲刚相处的那几年,关系却如紧绷的琴弦,磕磕绊绊不断。那时母亲性格强势,妻子年轻气盛,两人就像针尖对麦芒,常常因为一些琐碎小事闹得不愉快。记得第一次给母亲过“三八”节时,妻子满怀期待,刻意制造浪漫,专门订了一束鲜花,还用心布置了餐桌,满心想着能给母亲一个惊喜。可母亲看到鲜花时,脸色瞬间变得阴沉,铁青着脸说:“我不喜欢这些没什么用的东西,你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干嘛?”那一刻,妻子僵在原地,满心的期待一下子化为尴尬,脸也瞬间红到了耳根。
从此,妻子在母亲面前再也不敢提过节送鲜花的事,两人的关系也变得若即若离,中间像隔着一层无形的薄纱。
一年前,母亲意外摔倒,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生活一下子不能自理。母亲感觉自己仿佛失去了主心骨,整个人慌了神。看着母亲躺在病床上,连翻身都困难,原本硬朗的身体变得如此虚弱,原本利索的双手也变得笨拙不堪,她痛苦呻吟的样子像一根针,狠狠地扎在我的心上。由于没人照看母亲,我让妻子辞去工作,全心全意照顾她。
起初,妻子有些犹豫,但看到母亲的状况,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每天清晨,妻子总是早早起床,为母亲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白天,守在病床边,细心地帮她翻身、按摩,陪她聊天解闷;晚上,妻子就睡在病房的陪护椅上,隔几个小时,又要给母亲翻身,就怕她得褥疮,一晚上根本没法好好入睡,可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出院后,母亲的康复之路漫长又艰难。妻子始终陪伴在她身边,陪着她做康复训练。从最初艰难地挪动脚步,到后来能慢慢行走,每一步都饱含着妻子的汗水与坚持。那段时间,妻子成了母亲的“拐杖”,而母亲也成了妻子心底最沉甸甸的“责任”。然而,母亲对妻子的态度始终不冷不热,妻子的付出似乎并没有得到母亲的回应。
一个月前,母亲的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能自己下床慢慢走路。本来妻子想让她多留一段时间,但母亲却坚持要回老家疗养。妻子对我嘀咕:“这个‘铁娘子’婆婆,真不好相处!”至今妻子还在生她的闷气呢。
没想到,在今天这个“三八”妇女节,母亲却用这样特别的方式,给了妻子一个大大的惊喜。看着母亲笑开了花,一改以往板着脸的严肃模样,妻子紧紧握住她的手,眼眶微微泛红,真诚地说:“妈,您能恢复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也祝您节日快乐。”
母亲轻轻点了点头,眼眶也微微湿润了,声音略带哽咽:“妈这辈子,有你这样孝顺的媳妇,天天都是在过节。走,今天妈请你吃油焖大虾去。”这一刻,我深深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节日相聚,更是婆媳之间爱的和解。妻子的付出,都在“三八”节这天,绽放出温暖而动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