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3月13日

我州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提升幅度居全省同类区第一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对标对表、高位谋划,在全省率先出台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州发展改革委会同州级相关部门精准开展培训指导,定期调度通报,有力促进各县(市)锻长板补短板,推动全州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提升幅度居全省同类区第一,改变了总量和增速排名连续垫底的局面。

构建一个指标体系。在指标设置上,充分吸纳省综合绩效评价体系7大板块、27个工作类别,结合州情,整合归并相关业务考核,逐一设置可分解到部门、县(市),可实施调度监测的67项指标予以落实。围绕“两区三地”战略部署,高位保持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主体功能定位,不断巩固和厚植绿色生态优势。

在区域分类上,根据各县(市)发展空间结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等方面差异,将18个县(市)划分为4类区域,体现不同的评价重点并赋予差异化指标权重。如从第一档县域至第四档县域综合质量效益、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4类权重依次递减;协调发展、绿色发展2类权重依次递增。突出第一档县域作为全州经济发展集中地位,第四档县域作为积极探索绿色生态价值转换的角色。

在评价方式上,每个指标设置州级层面和县(市)目标,将牵头部门完成情况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对年度指标进步大、全省排位提升大,常态化指标调度过程中任务完成质量高、响应快,单项指标考核中具有示范、导向效应的指标数据进行单独赋分并计入总分,引导更多指标步入进步指数。

运行一套调度机制。州级层面,围绕指标体系确立的目标任务,明确州级部门分工,每季度综合评估经济运行态势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指标,突出找问题、出实招,辅助州委、州政府决策调度。每季度向县(市)县“点对点”通报各项指标评分及在同类区域位势,便于基层掌握工作成效、找准当期发力点。

行业领域层面,各指标牵头部门抓好每项指标对应的重点工作,定期分析研判指标运行情况,开展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及时协调解决县(市)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县(市)层面,因地制宜建立“周调度、月会商、季分析”等工作机制,既立足自身纵向提升,又对照同类区域比学赶超。紧盯高质量发展核心指标、支撑指标,细化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找准短板弱项、明确发力方向,及时精准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提升措施,及时解决潜在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切实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前瞻性、针对性和主动性。

表彰一批先进。全州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实现了从“茫然无措”到目标具体、措施明确的转变;考核评价实现了从“被动受检”向主动对标、积极补短强弱的转变。州委、州政府激励全州各级干部和单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表扬先进典型,激励实干担当,授予了80个单位“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了150名同志“先进个人”称号。

州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