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3月13日

四川实施民族地区“优师帮培计划”

(上接第一版)为办好这件民生实事,2月上旬,教育厅、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优秀教师精准帮培支教计划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优师帮培计划”,到2027年,全省优秀教师到民族地区常态精准帮培支教机制全面建立,帮扶带动全省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针对全省课程、高考改革后,民族地区优秀高中教师紧缺,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教师不足,无法全面满足学生学习选课、选科需要等问题,《通知》要求,重点帮扶支持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乐山市48个县(市)67所学校。要严格选好支教教师,原则上选派政治过硬、身体健康、吃苦耐劳、专业能力强、信息素养高、教学经验丰富,一般应有15年及以上教龄、中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优秀教师。每个受援岗位原则上支教3年,鼓励支教教师多批次、长周期支教。要积极做好跟岗实践,各受援市(州)要从民族地区受援学校等精心挑选一批爱学习、守纪律、肯钻研、求上进、有潜力的“种子教师”,到帮扶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跟岗学习。

支教、跟岗期间,支教、跟岗人员原人事关系不变,享受原单位同类同级人员的各项工资福利待遇。帮扶时间长、表现优秀的支教教师,达到上一级职称相应申报评审基本条件的,可优先推荐申报上一级职称。

目前,全省首批选派408名支教教师,其中高中314人、初中94人,正高级17人、高级154人、中级237人,博士1人、硕士29人、本科364人、专科14人。此次选派的支教教师教育情怀浓厚、综合素养好,全是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同时,受援学校精心挑选一批爱学习、守纪律、肯钻研、求上进、有潜力的“种子教师”200名。其中,正高级1人、高级8人、中级180人、未定级11人,硕士5人、本科190人、专科5人。

今年,教育厅在全省教师培训项目中专门规划安排了民族地区“种子教师”跟岗项目,匹配了160万元培训经费。教育厅要求,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成都师范学院等4所高校要同步做好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安排,构建“1+M+N”帮扶共同体,分别由1所师范院校牵头,组建M个工作组(二级学院/单位),协同N所优质中小学校,对跟岗“种子教师”开展精准帮培指导。

转载自《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