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冬妮 梁爽 王凡 文/图
在泸定县这片浸染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上,历史的痕迹无声地诉说着昔日英雄们的无畏与壮举。如今,红色故事正在这片热土上续写。一位彝族青年怀揣炽热的军旅梦,一路追寻、不惧艰难,那坚定的眼神与步伐承载着爱我国防的执着,更折射出泸定县征兵及双拥工作的崭新风貌。
有一种情怀叫难舍军旅,有一种选择叫二次入伍。倪波是泸定县磨西镇的彝族好儿郎,作为二次入伍的“新兵”,他熟练地打包行装,将和其他17名新兵一同踏上从军之路。
回溯过往,2021年秋季,刚满十八岁的倪波,如同一只羽翼渐丰、渴望翱翔天际的雄鹰,内心对绿色军营充满了无限向往。当征兵宣传如同一束强光照进他的世界时,那深埋心底许久的种子瞬间破土而出。倪波凭借从小锻炼出的强壮体魄,顺利踏入了军营的大门。
参军后,被分配到一线边防连的倪波,迎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但这些困难在他眼中,不过是成长路上的垫脚石。他将全部的热情与精力都投入到训练中。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便熟练掌握了各种武器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他还学会了多种型号特种车辆的驾驶技术,成为了连队里一颗耀眼的“训练之星”,并凭借出色的表现,光荣地获得了“四有”优秀士兵的称号。
2023年,倪波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部队的无限眷恋,退役重返校园。然而,那绿色军营中的点点滴滴,如同镌刻在灵魂深处的记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轻易地涌上心头。那些与战友们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并肩作战的日子,在巡逻边防线上用脚步丈量祖国每一寸土地时,心中涌起的澎湃爱国之情,深深地刻在了他的生命里。
倪波有一个孪生弟弟叫倪江,受哥哥的影响,去年也参军入伍,并且荣获了“四有”优秀士兵的称号。今年春节,当倪波再次听到征兵的消息时,心中那团早已压抑许久的火焰瞬间被重新点燃,且燃烧得更加炽热。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倪波立马再次报名参军。他坚定地说:“去年弟弟接过了我手中的接力棒,踏上了军旅征程。今年,我也要跟随弟弟的脚步,在强军的伟大征程中,奋力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轨迹。”
在两兄弟的成长岁月里,父亲作为一名老党员和老民兵连长,一直言传身教。“9·5”泸定地震时,父亲毅然决然地加入民兵突击队,他舍小家为大家,日夜奔波在救灾一线。布满血丝却坚定无比的双眼,被汗水浸透却始终挺直的脊梁,成为倪波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倪波的母亲感激地说:“地震时,我们家的房子倒了,是解放军不顾一切地来救我们,政府也帮我们重新盖了房。我一直告诉孩子们,要永远记住这份恩情,要懂得回报社会,做对国家有用的人。”父母的言传身教成了两兄弟人生路上的指路灯,让他们深知感恩与奉献的意义,并将父母传递的精神火种化作投身军旅、保家卫国的实际行动。
在泸定县2025年春季新兵出征仪式现场,参战老兵们和即将出征的新兵交流,参战老兵熊尚华步履坚定地走到倪波面前,语重心长嘱咐道:“孩子,当年我们在战场上保家卫国,如今轮到你们年轻人接过钢枪,保家卫国,好好干,我们等你凯旋。”倪波认真地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将老兵的嘱托铭记于心。
临行前,新兵们和家人以及父老乡亲围在一起,跳起了欢快的锅庄。随着音乐尽情舞动,大家用舞蹈传递着祝福与牵挂。乡亲们纷纷与新兵们拥抱。倪波的父亲带着不舍之情却说着让人安心的话:“两个儿子都在部队,交给国家我们放心。家里的事情都不用他们挂心,我们能照顾好自己,希望他们在部队上刻苦训练,继续好好表现。”
倪波带着对部队的深情热爱、对家国的无限担当,义无反顾地再度出发,这份热血传承,成为了无数有志青年心中的榜样。他说:“这次入伍,我心态更成熟了,目标也更明确。我希望能不断突破自己,在专业技能上更上一层楼,我愿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也期待和新老战友一起,共同守护我们的祖国。”
透过这位彝族青年的身影,我们看到的是泸定县征兵及双拥工作取得的成绩。征兵工作如春风,吹到泸定县的每一个角落,宣传的号角激昂奏响,激励着无数有志青年投身国防事业。双拥工作则像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军人军属的心田,营造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共同绘就了泸定县新时代拥军爱国的动人画卷,携手共赴这场爱国拥军的“双向奔赴”,展现出这片红色热土在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使命上的坚定决心与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