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3月24日

保护个人信息 预防权益受损

如今,信息安全成为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的话题,各种新型套取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问题日益突出。个人金融信息与个人资产,信用状况高度相关,一旦泄露可能对个人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特别是线上金融业务,消费者应加强个人信息防范,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谨防被他人套取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人脸识别验证、身份信息等敏感信息,警惕不明身份人员提出的转账、收费、充值等要求,进一步提高反诈意识和能力。

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

1、重视个人信息价值:要充分意识到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相关信息的重要性,它关乎个人财产安全,信用记录等,一旦泄露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被不法分子用于精准诈骗,擅自刷卡转账、恶意贷款或办信用卡等;

2、保持警惕不放松,对任何涉及个人银行信息的情况都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能因为对方是银行工作人员或相关机构就轻易相信和透露信息;

3、妥善保管重要物品:身份证、银行卡、电子银行认证介质等要妥善保管,切勿出租、出借、出售或随意转借他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一定要注明用途;

4、谨慎处理业务单据:刷卡签购单、收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银行流水等载有个人信息的业务单据不要随意丢弃;

5、注意密码设置与保护:设置银行卡交易密码、银行客服语音查询密码、网上支付密码等时,要避免简单重复,且应不定期更换,同时要与其他网站使用的密码区分开;

6、安全使用网络:尽量避免在公共WiFi环境下进行金融交易,如需使用,尽量避免进行敏感信息操作,以防被黑客窃取个人信息;

7、及时关注账户动态:定期检查银行账户、支付平台等金融账户的交易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交易,如发现未经授权的交易,应立即通知银行;

8、冷静应对可疑信息:接到可疑的电话、短信要求提供个人银行信息或进行转账等操作时,要冷静分析,切勿轻信和盲目操作,可以挂断电话后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晏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