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3月26日

得荣县八日乡延伸基层治理触角

筑牢社会稳定防线

八日乡送法治宣讲到虫草山。

八日乡虫草采集点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送去药品。

◎得荣县八日乡“三房”治理办 文/图

2024年,得荣县八日乡紧扣县委关于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落实好虫草资源采集点“三房治理”试点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试点工作高质高效推动,确保实现川滇交界地区大局持续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按照县委的总体要求和实现“慎重初战 首战必胜”的总体目标,八日乡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落实好虫草资源采集点“三房治理”工作,探索“以棚管人、以棚服务、以棚守底”为主要内容的“三房治理”模式,努力延伸基层治理触角,消除治理盲区。

夯实责任根基,架起平安八日的“四梁八柱”

八日乡切实压实五级责任,建立县、乡、“联房长”“联房员”“房主”五级责任机制,压实以“棚”为基础的各级治理责任,成立以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此外,该乡严明五大底线,推动村设立“三房治理”委员会,健全完善协调运行机制,明确要求每座牧棚必须牢牢守住“依法建设、房屋安全、道德法治、社会稳定等底线。

全面摸清底数,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八日乡组建摸底专班,准确掌握底数,在试点范围内开展“棚房”摸排工作,重点摸排资源采集点窝棚、牧点、废弃房屋、工棚等,全量采集“棚房”归属权、面积、结构等信息,按照“人房结合、人房一致、一房一档”要求,建立健全“一房一图、一房一档、一人一档”195户510人,确保“人、房、业态”信息精准对应。

该乡通过引导农牧民自治和落实群防群治,消除治理盲区,实现了“管理到每棚、服务到每户、受益到每人”的工作目标,填补了以往管理服务的真空和盲区,实现了远牧点和虫草临时采挖点案(事)件“零发生”的目标,圆满完成虫草采集管理工作。

凝聚四治合力,织密和谐八日“平安网”

该乡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四治联动,合力打造和谐八日。

突出自治强基,积极动员“棚主”参与到自治组织中,探索自治组织与“棚”联动机制,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纳入“三房治理”,越来越多“棚内人员”主动参与自治;强化法治保障,以“阳光得荣”政法宣讲队、民族团结进家庭、法治服务进虫草山等为载体,在各村、虫草山临时居住点开展法治宣传4场次,覆盖人数达1000余人,发放环境卫生法治小背包200个,做到宣讲到村、服务到户、送法到人;深耕德治教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延伸下沉,以“牧棚”为最小参与单元,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实践,培育优化家风家德;加强智治支撑,利用微信等信息平台,收集群众诉求、“联房员”响应服务,实现群众困难诉求“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

深耕为民服务,架起党和群众“连心桥”

为及时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八日乡以“一对一”“集中式”“陪伴式”三个方面为着力点,深耕为民服务深度、广度、满意度,架起干群“连心桥”。

该乡依托“联房员”搜情、网格员入户、干部走访等渠道,结合民族团结进家庭纾困解难活动,“一对一”全面摸排搜集掌握群众困难诉求和潜在风险隐患,解决群众困难诉求15件。

该乡在“日主共”草场临时设置“群众诉求接待站”“矛盾调解室”“暖心服务站”“临时充电站”“免费药品发放服务站”“交通工具规范停车点”等,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集中式”对群众及工作人员开展健康体检4场次,免费发放药品40余人,检测血压100余人。

此外,还积极动员“联房员”和驻村干部开展山上、山下陪伴式服务。对于虫草、菌类采集季留守在家,无人照料家中老人、小孩的家庭,乡、村工作人员定期上门了解老人身体状况,帮忙辅导学生学习、照顾孩子生活。

八日乡通过创新“三房治理”模式,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有效消除基层治理盲区,让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人人懂法、讲法、守法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筑牢了社会稳定防线,补齐了基层治理服务短板,使为民服务更加贴心便捷、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