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3月26日

感受生活的诗意与温情

◎汪恒

“每年的春天,我都是要追着桃花看的。春天的主角,离不了它。所谓的桃红柳绿,桃花是放在第一位的。”作者说,桃花勾人魂。它总是一朵一朵,静悄悄地,慢条斯理地开,内敛,含蓄。虽不曾浓墨重彩地吸人眼球,却偏叫人难忘。是小家碧玉,真正的优雅与风情,在骨子里。在《暗香》这本书里,类似的文字散发着独特的芬芳,引领读者在平凡的世界里探寻那些被忽视的美好,感受生活的诗意与温情。

此书是暖心作家丁立梅散文精选集,感悟、哲理、温情类的文风朴实灵动,文字清新感人,贴近生活,沁人心脾。丁立梅以《暗香》为引,细腻描绘自然之美与生活之韵,抒发对自然的深情颂歌,勾勒出人与自然、与故乡的和谐画卷,如同暗香浮动,让人心醉;以草木为媒,领略花草树木的生命张力,于春夏秋冬四时变化中,感受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以故乡为轴,故乡的人和事,故乡的美食,都成为忙碌日子里动人的怀念,足以让我们不断咀嚼生命中细微而真实的美好。

翻开此书,扑面而来的是生活最本真的气息。丁立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初春了,“这个时候,一切都还是冬天的模样,一切却又开始苏醒。”水刚刚睡醒,很清澈,眉眼儿盈盈;岸边暗生的苔花,嫩黄的,柔软的,毛茸茸的;喜欢的柳枝儿,上面爬满淡黄的乳芽,活像一群活泼的小虫子……对初春景色的描绘,蕴含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对生命复苏的欣喜,引领读者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体会自然变化带来的触动。

那些花草,在作者的笔下令人着迷。“早起,一朵茉莉开了。茉莉香。只那么细小的一朵,就可以香彻整个房间。”“二月兰。真好,它叫兰。”作者说,无疑,这是个女孩子。从前住在乡下的,跟着四野的风一起长大。美。美得朴质,纯真,自然,不世故。“花,真大,硕大。人普遍称之为广玉兰。”与它,不是初相识,而是再重逢。“是十八九岁的年纪吧,我远在外地的一座城读书。”陌生的男孩女孩搭讪,是从这花开始的。多年后,作者每遇到广玉兰,会想起这些来——那一朵一朵的花,在她青春的枝头,静静绽放。

故乡的食事,是人间烟火。“霜后的青菜,是最好吃的。”绿是深绿,绿得泛乌。太阳出来时,霜不见了,却把精神魂儿留下了,渗进那绿得碧乌的叶里面……这样的青菜,烧一锅青菜汤是再好不过的了。“跟豆腐搭配着,绿是绿,白是白,一清二楚着呢,既惹眼,又惹吃。嫩嫩的,透着鲜。”作者的家乡产山芋。在她看来,最地道的山芋味道,还是烤吃。“每逢上街,遇到烤山芋,我必买。”寒冷的街头,一只烤山芋在手,心也跟着热乎起来。“这时,可以想想几个温暖的人,想想久别的故乡。”

故乡的亲人,质朴的情感和默默付出,如一盏温暖的灯,照亮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母亲出身贫寒农家……嫁给父亲,是从一个贫寒跳进另一个贫寒。”作者给母亲买回一条靛蓝的裙子。“母亲看着裙子的眼神,像初恋女子看着情郎的眼神。”铜锁表弟自幼聪明,在十岁时意外地得了脑膜炎,落下后遗症——癫痫。二十九岁才找到山里妹子结婚。后来,喜得女儿。为让女儿过得好一点,他下河捉鱼摸虾,三十岁时却“被水收了去”。山里妹子念着丈夫生前对她的好,执意留下带大孩子……

此书是一部生活的启示录。书中的文章充满爱与哲理的智慧箴言,弘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真、善、美。那些温暖的文字,如一束束阳光,照亮我们心中的每个角落。只要大家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生活中的美好将无处不在。让我们翻开此书吧,跟随丁立梅的文字,走进她的生活,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欣赏大自然的美,充满热爱和感恩……即使生活再平淡,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