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项目所在的色卡乡“上三村”,是当地对扎瓦村、农牧村、亚日村的统称。项目尽管还未完工,但已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25岁的呷绒降泽在项目上开装载机,收入一年多出6万余元。2024年,项目共吸纳当地500余人次就地就近务工就业,支付用工费500余万元。
“项目能够拉动投资、带动就业、促进产业升级等。”何凯举例,截至2024年底,扎瓦村集体经济收益达202万余元,群众人均分红达4388元,其中,仅亚日光伏电站草场租赁收益分红,每人就获得4100元。
今年,华能四川公司计划捐资600万元,修建“上三村”集体综合楼,进一步壮大村集体产业,提升村集体经济收益;同时将捐资支持道孚县沙棘特色产业链打造等,助力道孚县相关产业加快发展。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国资国企在欠发达县域签订投资项目协议超200个、总金额超2000亿元,“越来越多的项目,在欠发达县域扎根。”
留下注册企业
成立子公司等73户,留下切实可见的产值
近日,喜德县红莫镇现代水产园内,60余亩鱼塘上支起了3400余块光伏板。不久前,川煤集团在此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红莫镇渔光互补5.1MWP分布式光伏项目一期并网,计划近期正式发电。该项目投资建设的主体,是川煤集团在喜德县成立的三级子公司——喜德鼎新能源有限公司。
省国资委联合省直有关部门制定的《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实施方案》强调,建立健全优势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积极探索“股权合作、联合开发、就地注册、互利多赢”等模式。
喜德鼎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落地,正是川煤集团的创新探索。江启飞介绍,作为产业帮扶平台,除了能源产业项目,公司谋划在一二三产业全面“开花”。“随着集团投入资金开展找矿行动、喜德县玄武岩矿样化验及高附加值利用评估等,公司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辐射凉山、甘孜、阿坝等地。”
注册子公司,将切实可见的产值、税收留在当地。川煤集团还在喜德设立了另一家三级子公司——凉山国新联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去年公司依托魏桥电厂煤炭供应链、萍安钢厂煤炭供应链等项目,实现产值上亿元。“今年,我们将继续巩固业务市场,同时围绕喜德县米市水库、金西高速喜德段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展‘运输+贸易’业务,为喜德县增加县域产值,创造更多税收。”凉山国新联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长远表示。
川煤集团托底性帮扶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集团已投入2000万元注册资金,成立2家三级子公司,正筹备成立一家二级子公司,将立足“喜德所需,川煤所能”研究确定3年产业项目规划,重点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助力喜德县壮大县域经济。
“包括川煤集团在内,截至2024年底,国资国企已在34个欠发达县域注册成立子公司、合资公司、分公司73户。”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引来产业“链主”
推动产业升级、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
近日,凉山州布拖县补尔乡竹尔苦村黑绵羊现代农业园区,尾部披着“裙帘”的黑绵羊进入育成期。当地气温尚未彻底回升,以往羊群可能会因饮用冷水生病,但今年,国家能源集团四川公司派驻布拖县委常委、副县长艾晨辉不再为此担心。
羊群的饮水槽大有“文章”——得益于国家能源集团四川公司实施新材料分体式一体成型畜牧养殖饮水槽项目,饮水槽内置环保保温层,即使冬季槽内的水也能维持适宜温度;同时,饮水槽采用食品级高强度塑料,表面光滑易清洁,有效防止细菌滋生。
在艾晨辉看来,能源企业“跨行”投资农牧业,需要打造链主企业,然后为其“打配合”。比如,国家能源集团援建的布拖县冷链服务中心,由布拖县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和运营,实现农副产品就地保存,增强了布拖县的集中采购、错峰销售等能力。
“链主企业可以整合资源,弥补产业链短板,推动产业升级、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艾晨辉表示,今年将重点关注牧草种植、繁育种、精深加工等环节,并对冷链服务中心进行迭代升级,打造具备急速冷冻、排酸等功能的专业冷库。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链主企业在欠发达县域落地,就是要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企业来做,“根据县域产业发展所需匹配主责主业对口的国有企业,充分发掘和调动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上下游产业链以及‘朋友圈’。”
去年12月26日注册成立的四川省国农天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由省国投公司、省国经公司、省商投集团、省港投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农牧业链主企业,将实现产值、税收等按照一定比例向欠发达县域转移,全力助推甘孜州石渠县摆脱欠发达地位。
“我们还将在其他欠发达县域积极复制推广石渠县帮扶模式,发挥链主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欠发达县域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载自《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