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3月28日

钢笔尖上画流年

◎王家年

钢笔画的收藏在于灵魂,钢笔画的灵魂在于特定情感。

一幅幅钢笔画风景如果没有情感,就等于一个人空有躯干。一定的景物是某种特定情感的化身,是某种特定情感的再现。情感贯穿始终,是它的生命、它的灵魂。不同阅历,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对钢笔画风景创作注入的情感是不同的。

钢笔画家经过多年不断摸索及创作了大量描绘江南风光钢笔画风景作品,饱含着浓郁的江南情感,委婉朦胧,像梦里到过的地方,完美地表现出了大自然的和谐。不少作品都非常成功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给人以丰满而古老的印象,缓缓流淌的河流将数以百计的民居隔在两岸,由数十座精美的小石桥连成一片。千百年来,伊伢而过的桨声楫影,曾勾起多少沿河人家的遐思。

不少古镇保持清末民初水乡老街之特色。古朴优雅的石库墙门、精美的砖雕民居、独特的封火墙、石砌的堤岸河埠,向你诉说着一个个凄美动人的故事。晚清至民国初,古镇主要商业街,沿街居民大多从商,临街店铺栈坊最多时达600余家,有60多种行业。两岸船舶川流不息,三尺柜台宾客盈门,一派兴旺景象……

用钢笔画方式,在表达主观感受上,选择了特殊的场景气氛来突出作品所寄托的思想情感,甚至改变客观事物的客观形象,并赋予其独特的性格,把古镇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思想与景物浑然一体,进而获得巨大的审美享受。钢笔画风景创作都表现了不同的情景交融的气氛。无论是江南风景还是情结,都充满着对自然的热爱和深刻的意蕴。

钢笔画风景创作,是对自然的一种领悟,是传达某种理念和情感的形式语言。面对碧水青山,面对古人前人,钢笔画家在自然的静观、体悟、凝思中,在现实存在与心灵之间寻找自己的艺术表现天地。寻求精神的自然和自然的智慧,风景之性即我性,风景之情即我情。情之所至,笔之所至,笔之所致,情无不至。钢笔画家怀着一种朴素而虚静的情怀与自然对话。只有在清新的自然中才能灵思涌动,不断揣摩新的构思,并留下一些钢笔画风景画。

时下有不少钢笔画家的作品,被有意识的收藏者捷足先登。

《行春桥图》上读唐寅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吴县人。明朝著名的大画家、诗人。

40岁以后,唐寅又吸收了一些“文人画”的东西。因他的画后来卖得很好,所以文人也喜欢,他不能只是画那种学南宋的东西了,便就融汇了元人的东西。从《行春桥图》可以看出,构图还是半边构图,右边是实的,左边是虚的,是学南宋人的。山石的体貌也较高,较雄劲,但他的轮廓线勾得就比较细了,轮廓线也比较圆转,一种很硬的、方硬的转折少了,皴笔也显得比较柔和,不是“砍”那种味道了,且他的特点就是把很多种皴法都融在一起,披麻皴、斧劈皴,包括王蒙的很多皴法,像解索皴、牛毛皴他都融为一体了,所以既表现出山石的转折、体貌,同时又融合了各家的画法,画得很细。所以形成了一种细笔的风格……

唐寅的水墨花鸟画是以水墨提炼形象,墨韵明净、生趣盎然。他有《雨竹图》,画面以二组浓叶为主枝,后出淡叶,再出叶数笔以相呼应,叶均向下急趋,一派雨打竹叶之势。唐寅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几为画名所掩。他代表作《落花诗册》。唐寅擅画山水、人物、仕女和花鸟。

唐寅的山水画,早年师法沈周,传世之作甚少。存有《洞庭黄茅渚图》《贞寿堂图》《对竹图》等。中年的山水画,宗法周臣,周臣的山水画师法南宋的李唐和刘松年,唐寅的画可上溯至南宋李唐、刘松年为代表的院体画派。唐寅在周臣影响指导下,学到了宋人笔法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的风格。同时唐寅又参合了马远、夏圭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并广泛地涉猎北宋李成、范宽、郭熙和元代的黄公望、王蒙诸大家的长处,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唐寅代表作《王鏊出山图》《沛台实景图》等。

唐寅晚年画风已脱出周臣的风范,自立门户。以细笔山水居多,作品有《山路松风图》《春山伴侣图》等。从这些画的风格看,画风构图简洁清朗,用笔多为细劲中锋,犹如游丝描,纤而不弱,力而有韵,具有刚柔相济之美。山石的皴法丰富,多有短砍、长皴、顺笔、逆毫、方折、圆转等笔墨。林木、房舍、溪流等景物,穿插有序,密而不窒,杂而不乱,极富韵律和文人画秀润空灵的美感。墨色淋漓,又富浓淡变化。唐寅的山水画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艺术成就,一方面是由于他能打破门户之见,无论北方画派、江南画派,还是南宋的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近及沈周和周臣等名画师,唐寅都认真学习,博采众长,革新创造。最后形成自己的画风。另一方面,是唐寅对自然山川有着亲身的体察和真实感受,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山真水中汲取营养,从而对他的山水画创作起着重要的滋养作用。唐寅的作品气魄雄伟壮阔,造型严谨准确,笔墨精湛高深,都超过了同时代的一些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