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4月23日

教育之光照亮团结奋斗之路

◎泸定桥小学 泽翁拉姆

此刻,我站在这里,心中激荡着无尽的自豪,因为即将展开的,是一段交织着梦想、奋斗与民族团结的绚丽画卷。中华民族,恰似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汇聚而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各民族兄弟姐妹,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宛如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齐心协力谱写着民族大团结的辉煌华章。康巴大地更是将这种团结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片神秘而迷人的土地上,教育散发着圣洁的光芒,它指引着各族儿女以持之以恒的努力,以读书为扁舟、以奋斗为劲风满帆,向着梦想的彼岸破浪前行,共同谱写民族团结与爱国奋斗的宏伟史诗。

在英雄的甘孜高原,在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乡,在美丽的阿须,居住着一位看似平凡却又不凡的女孩,这个小女孩叫益卓。她的童年时光,与清澈的蓝天、洁白的云朵、成群的牛羊相伴。在她那纯真的心灵深处,总是梦想着跨越崇山峻岭,去探寻外面的世界,用知识的力量去改变自己和家乡的命运。

那年,初中毕业,益卓考试不理想,没能考上高中,母亲带着益卓到处求学,最终被泸定二中招录。

在校园,益卓沐浴在春风里,一路追梦,如饥似渴,在文学、艺术的天地里,孜孜以求,终于一飞冲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实现了人生的梦想,成为学弟学妹们追逐学习的榜样,这样的事例还少吗?不!在泸定的崇山峻岭之中,藏匿着一条神秘的茶马古道,她是连接汉、藏、彝等民族经济文化的交通枢纽。在泸定的大渡河边,更有一条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经过的天堑险道,是一条无数革命烈士用血肉之躯铺就的立国强国、民族团结之道。

而正是在这条传奇的大道上,甘孜各族儿女承“红军飞夺泸定桥”之红色精神,修身增智、茁壮成长,可谓星光璀璨、辉映康巴。

看,在农村高中努力学习并考入大学的彝族姑娘王克,她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还要打工挣生活费。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凭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了大学梦,改变了家庭命运,还被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报道,为家乡争了光、为民族添了彩;

看,在涉藏地区第一个红军苏维埃政权建立地——泸定岚安,从“鸡窝窝”里飞出了一只金凤凰,那就是泸定本土教育精英们培养出来的第一位清华学子——藏族小伙王志龙;

看,泸定红十会组织的“川西暖阳”, 以十九名飞行员慈善人事倾情加盟,发动全国各大航空公司的爱心人士自筹资金,帮助泸定33名各族贫困学生相继踏上了灿烂人生路。“川西暖阳”像巍巍贡嘎雪山下一股清澈的溪流,滋润了大山里孩子们干涸的心田。

看也看不完、听也听不绝,我们的故事太多太多,恰似一颗颗闪耀的星辰,照亮了雪山脚下康巴大地的民族团结奋斗之路。

我们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教育之光、启迪民族智慧,以教育之光照亮民族团结奋斗之路。

(指导教师:泸定县第二中学教师 桂世刚;泸定县泸定桥小学教师 许云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