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俊
时代的浪潮
有了公司的介入,唐卡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项目策划、资金匹配、宣传展示等各方面,公司所具备的能力是家庭作坊、工作室难以比拟的。唐卡公司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唐卡艺术在大题材、大体量、新画风上的突破。诸如《格萨尔千幅唐卡》工程、《九色甘南彩绘大观》、《三国演义》百幅唐卡等大型项目,依靠传统唐卡作坊是难以实施的,正是许多唐卡公司的合力,既推动了唐卡经济的发展,也扩大了唐卡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然而,近几年来,唐卡“大项目”“大题材”“大体量” 过多,若创意重复,短板未补,片面追求体量大、数量多而忽视绘画水平,则是欠妥的,值得从业人员警醒。
唐卡品牌也有了战略分工与协作。炉霍县为充分弘扬“郎卡杰唐卡”品牌,成立了郎卡杰唐卡协会、郎卡杰唐卡文化公司、郎卡杰唐卡传承人益西工坊、郎卡杰唐卡研究院、郎卡杰唐卡艺术传承基地和郎卡杰艺术酒店等。也有公司围绕一个品牌做大产业链,比如“北京竹林一时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内专门从事顶级尼瓦尔唐卡运营的文化公司,该公司不仅收藏、展览、销售尼瓦尔唐卡精品,还将尼瓦尔唐卡延伸至礼品、书籍等领域,并积极推动中尼文化艺术交流,其董事长乔国金因此荣获尼泊尔国家颁发的“尼泊尔艺术文化大使”荣誉称号。
公立学校的唐卡班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解决青年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目前涉藏地区大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开设了唐卡班,聘请唐卡传承人担任教师,如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有州工艺美术大师甲央尼玛任教。部分高校也开设了唐卡课程和研究方向,青海民族大学还开设了唐卡专业本科班。
公立学校的唐卡班与工作室(私立学校)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学习知识全面、管理正规、有规范的学习计划和规章制度,毕业后有国家承认的学历证明,且学校环境更优。但不足之处在于,公立学校生源不一定都有强烈绘画热情,教学计划除技能培训外还开设文化课,学生实际操作时间相对工作室学徒较少,技术可能稍显生疏。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公立学校学生的发展更为多样。而工作室学徒因重复劳动多,技艺纯熟,却可能因文化短板缺乏眼界与创新能力,沦为画匠。两种教学体系,都需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
唐卡画院
甘孜藏画研究院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唯一由政府拨款、专门从事藏族绘画创作和唐卡研究的画院,性质为事业单位。首任院长是当年“甘孜藏画创作组”组长仁真朗加,画家有尼玛泽仁、翔秋志玛、陈秉玺等。1998年,十世班禅画师洛松向秋接任院长,新生代画家有亚玛泽仁、刘忠俊、陈刚等。藏画院还聘请了优秀民间画师为 “院外画师”,包括达瓦、颜登泽仁、布根、青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