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4月28日

劳动炼就匠心

◎杨力

家乡的表弟被评为创新工匠,消息传来,家人们都特别振奋。

当年,表弟进了一所技工学校。舅舅原本是让他修炼心性,学一门立身的技术,可少不更事的表弟全然没有兴趣,不但无心学习,还经常旷课。

舅舅本在基层乡镇工作,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头,就是“业余电工”。舅舅用自学的电工知识,不但解决家里的用电问题,左邻右舍、远近乡亲,凡是遇上谁家用电有解决不了的麻烦,只要吆喝一声,即便在家休息或时间再晚,舅舅也会骑上他那辆老旧自行车前去帮忙。

有一年大年三十,一个乡邻家发生线路故障,正在吃年夜饭的舅舅听闻后二话没说就骑车出了门,修好线路回来,一不小心连人带车倒在了田坎下,身上多处软组织伤。舅妈很心疼,责怪舅舅不爱惜自己,万一出事了怎么办。舅舅说:“年三十啊,家家户户都在吃团年饭,没有电如何团聚,这比平时还要急啊!”

舅舅喜欢帮忙这事,表弟一直看在眼里,但那时年龄小,没什么感受。到了上技校这个暑期,表弟一回到家就遇上一场暴雨,暴雨冲刷的淤泥把下水管道堵了,污水排不出倒灌进村子,村民苦不堪言。

这时舅舅站了出来,他要进管道人工清淤。管道半人高,人进里面作业,直不起身不说,很多时候还要把头埋进污水里。管道疏通完,舅舅钻了出来,浑身沾满污水泥浆。舅妈骂舅舅不要命,表弟第一次感到心疼。

那之后表弟才发现,他有一个了不起的父亲,不管走到哪,乡邻们见了都会停下脚步恭恭敬敬打招呼,或热情上前握手寒暄,一旦偶染小恙,便有许多人上门嘘寒问暖,堪比亲人一般。

一天傍晚,表弟随舅舅来到村前大道旁,舅舅指着远处城市的楼群,还有生机勃勃的田野,自豪地说:“我的一生,没有别的长处,就是喜欢劳动。我们的祖辈在土地上劳动,才有饭吃有衣穿,经过一代代劳动者和他们辛勤的双手,才换来今天乡村的美丽,城市的气派,这不就是一个普通人的骄傲吗?”

那一刻,表弟一下打开了心窍,之前他一直认为普普通通的父亲根本没资本炫耀,而他一个技校生也没有璀璨的未来。现在,父亲告诉她,劳动者就是时代的缔造者,劳动者了不起,劳动者最光荣,只要能为社会做一己贡献,就值得骄傲和自豪。

表弟回到学校,像变了一个人,不仅听课认真,还学会了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比如班上的授课老师,他在教授机修课时,因一时没有拆卸观摩的道具,干脆把自己心爱的摩托车拆了。他对同学们说:“今天你们学会了维修的原理,今后才会懂得维护更大更新的机车;今天因为劳动洒下的汗水,今后的人生才会换来丰硕的回报!”

表弟把父亲和老师说过的话铭记在心,走进社会从一名实习钳工和装配工干起,通过学习编程和钻研技术,最后成长为企业的一名优秀技术骨干。到了技术岗位后,他也经常回到生产一线,和工人一起劳动、沟通,了解生产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再通过技术创新一一解决。表弟和他的技术团队用劳动的双手和技术革新,为企业赢得了许多荣誉,其技术在国际同行业中也是遥遥领先。

劳动炼就匠心。说到个人荣誉,表弟将其归功于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卓越、注重细节、注重完美,这其实就是今天整个社会为之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