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天养畜”的被动依赖,到“以草兴牧”的主动革新,我州紧握高原生态资源的“金钥匙”,以牧草产业为战略支点,全力推动人工种草蓬勃发展。这一举措不仅串联起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牧民增收的“黄金链条”,更在雪域高原上勾勒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谋局定调,绘制牧草产业“未来蓝图”。立足当下,锚定长远,精心编制《甘孜州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方案》,这一纸方案犹如精准导航,为饲草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方案中,清晰规划出分阶段目标:2025年,人工饲草种植面积将突破50万亩大关,大幅缩小饲草供需缺口;到2030年,种植规模将进一步拓展至120万亩以上,届时,生产、加工、储存、流通、销售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格局将全面成型。
四级联动,构建牧草产业“立体矩阵”。创新建立“州县乡村”四级联动模式,全力构建饲草产业体系。在州级层面,实施5个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巩固提升工程,计划新增种草1.25万亩,筑牢产业发展的“顶梁柱”;县级层面,按照每县种植1000亩以上的标准,推进14个县级打贮草基地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乡级层面,72个纯牧业乡(镇)各自发力,建设300亩以上的乡级打贮草基地,夯实产业根基;村级层面,以村集体组织为引领,带动每户建设50亩以上打贮草基地,并同步实施1—3亩的卧圈种草。
聚能蓄势,夯实牧草产业“发展基石”。积极谋划,为饲草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精心储备申报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畜牧业增量提质、牦牛高质量发展等29个重点项目,汇聚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能量。同时,全面盘点基本草原、一般耕地、撂荒地等29.32万亩土地资源,为人工种草提供充足的“用武之地”,从项目和资源两方面双管齐下,切实保障牧草产业行稳致远。
州农牧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