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5月14日

共谱民族团结华章

◎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 杨洪军

在这片被晨曦温柔拥抱的扎溪卡大地上,我怀揣着一颗激荡不已的心,与您一同漫步于历史与现实交织的长廊,共赴一场关于团结、奋斗与爱的盛宴。扎溪卡,这片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广袤疆域,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一个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故事——那是民族团结的璀璨丰碑,是心灵交融的壮丽诗篇。

让我们回溯至那段光辉岁月,当“两路”精神如春风化雨,悄然滋润着扎溪卡的每一寸土地。六十余载前,十八军勇士们以钢铁般的意志,穿越雪山草地,抵达这片神秘的土地。藏族同胞们以淳朴无华的方式,捧出了热腾腾的酥油茶,牵来了健壮的马匹,军民之间,一条无形的纽带悄然编织,那是“军民鱼水情,汉藏一家亲”的最美诠释。正如藏族老阿妈口中传唱的古老歌谣:“十八军的勇士,如同雪山上的雄鹰,与我们并肩,共筑家园。”这段佳话,如同扎溪卡的河流,潺潺流淌,滋养着世代子孙的心田。

岁月流转,老西藏精神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扎溪卡儿女前行的方向。那是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坚韧与执着。扎西,这位藏族干部,便是这精神的生动写照。他放弃了繁华都市的诱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高原,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双手托起希望。在他的引领下,石渠县旧貌换新颜,仿佛一朵在高原上绽放的格桑花,绚烂而坚韧。扎西的话语,如同山谷间的回响:“我的根在这里,我的心也在这里,我愿化作一滴甘露,滋养这片土地。”

步入新时代,“五老”精神如同薪火,照亮了扎溪卡前行的道路。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他们以无私的奉献,书写着新时代的华章。卓玛老师,这位乡村教育的守望者,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用母爱般的关怀温暖着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她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教育是民族团结的桥梁,我愿做那座桥,让孩子们走向世界。”

援建故事,如同跨越山海的桥梁,连接着城市与高原的心。李明,这位来自京城的援建干部,带着满腔热血,跨越千山万水,将爱与希望播撒在扎溪卡。他带领村民,以智慧和汗水浇灌出脱贫之花,用行动证明了“汉藏一家亲”的深情厚谊。他说:“我是扎溪卡的孩子,这里是我的家,我愿用我的全部,为这片土地添砖加瓦。”

结对帮扶,让扎溪卡的天空更加蔚蓝。尼玛老人与汉族干部的深厚情谊,如同高原上的格桑花,虽不起眼,却坚韧而芬芳。他们的故事,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民族团结的道路。尼玛老人的笑容,如同雪山之巅的阳光:“他,就是我的亲人,我们的心紧紧相连。”

乡村振兴的号角在扎溪卡上空回响。扎西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党的领导下,村民们携手并进,用勤劳的双手绘就了幸福的画卷。村主任的话语,如同春风中的号角:“是党给了我们力量、是团结让我们强大、是奋斗让我们幸福。”

在扎溪卡,民族团结的故事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央金与汉族邻居的深情厚谊、次仁与汉族姑娘的爱情佳话,都是民族团结最美的见证,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爱,没有界限;幸福,源于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