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电防御
雷电是暴雨发生时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云层放电现象。
防御措施:
1.雷电现象发生时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
2.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3.电闪雷鸣的时候避免使用电话。
4.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5.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或其他凸出物体,切勿靠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6.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桅杆等尖耸物体。
7.不宜驾驶、骑行车辆赶路。
二、暴雨防御
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在50-99.9毫米的降水,24小时降雨量在100-249.9毫米的叫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的叫特大暴雨。
防御措施:
1.遇积水,车绕行。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突遇暴雨,应当心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尽量绕行,切莫强行通过。
2.水中行,避井坑。出行遇到暴雨引起大面积积水,特别是儿童、妇女、老人要注意观察四周有关警示标志,注意路面,防止跌入窨井、地坑、沟渠等。
3.多观察,防触电。暴雨袭来,猝不及防。切记留心观察,远离电线、电器等设施,以防漏电导致伤亡。
4.砌土坎,防内涝。为防止暴雨发生时雨水灌入室内,居民可因地制宜采取放置挡水板、堆砌土或其他有效措施,将其拒之门外。
5.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6.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7.暴雨来临时,如在室外,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厘米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遇险。
8.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暴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9.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
10.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11.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