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如今我每天都在高原雪菊种植基地务工,不仅有工资还能照顾家,心里很高兴!”谈起在家门口务工的幸福感,白玉县章都乡东拖村村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以来,章都乡东拖村积极争取整合涉农资金55万元稳步实施“以工代赈”高原雪菊产业项目,采取“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模式,最大限度吸纳本村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
项目于今年3月21日开工建设,期间严格按照“乡级专班监督管理、村级专人号召组织、项目理事会全程监督”三级协调联动模式,于4月25日顺利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促使群众从“被动受益”向“主动建设”转变。按照2024年试种每亩75公斤以上产量和县农发公司20元/公斤收购价,通过实施该项目,预计将产生6.5万元经济效益。
在项目谋划阶段,东拖村驻村工作队认真研读四川省以工代赈工作相关文件,严格遵循“先有群众、后有项目”原则,组织村“两委”、党员群众召开项目推进会20余场次,充分征求东拖村村民意见建议,共同商讨确定高原雪菊产业项目建设方案,确保项目符合当地实际。
秉持“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原则,在项目开工前, 东拖村组织召开群众大会5场次,详细摸底务工需求、村内拖拉机底数,精心制定务工组织方案,与群众逐一签订务工协议,进一步明确岗位薪酬,实现“就业增收”与“技能提升”双促进。累计吸纳脱贫户15户400人次、一般户16户450人次,预计可通过“一卡通”平台形式发放劳务报酬约23万元,户均增收可达7千元以上,切实保障群众权益。
“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项目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又为群众搭建就业增收平台”。章都乡东拖村驻村工作队表示,下一步,东拖村将科学谋划高质量发展蓝图,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切入点,积极对接白玉县农牧农村科技局、县文广局等相关部门,依托其位于甘白路沿线这一地理优势及丰富自然资源,着力建设观景台、多功能超市、露天咖啡屋等基础配套设施,并将现有围墙粉刷涂鸦,打造成网红拍照打卡点位。同时,在高原雪菊烂漫盛开时,适时举办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吸引游客到此拍照、购买雪菊,进一步提升其旅游属性,助推路边经济及赏花经济繁荣发展。
增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