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7月01日

乡城县“首席推介官”拥中卓玛用短视频“流量”

让香巴拉成为大家的诗和远方

拥中卓玛(右二)参加湖南卫视《花儿绽放》节目。

拥中卓玛参加活动。

拥中卓玛(右二)参加推介活动。

◎李琴 文/图

人物名片

拥中卓玛,乡城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家乡发展,业余爱好为家乡美景文化推广传播。因经常发布家乡美景短视频,在全网已拥有数十万粉丝,曾入选四川“十大乡土文化能人”。

在川西高原的乡城县,藏族姑娘拥中卓玛的手机镜头正记录着白藏房上的晨光。这位拥有数十万粉丝的“乡土文化能人”,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大学毕业生到家乡“首席推介官”的身份蜕变。当问及为何坚持用短视频宣传家乡时,她的回答朴素而有力:“我要让乡城从地图上的小圆点,变成大家心里的诗和远方。”

从新媒体“小白”到流量达人

拥中卓玛在家乡就业后,看到新媒体发展的潜力,决定尝试。最初她只有一部手机和满腔热情,利用业余间隙自学短视频拍摄和剪辑技巧,从最初的简单模仿热门博主的镜头语言和叙事节奏到寻求内容突破,找到“乡城独家记忆”。她发现单纯记录生活流量平平,于是她深挖家乡差异化特色,聚焦“疯装”服饰、白藏房田园风光、敬猫文化等乡城独特文化元素,开始卖力地宣传推广家乡。从寥寥几个的关注者到现今全网数十万的粉丝,“原来大家想看的不是滤镜美景,而是藏在大山里的文化密码。”她在坚持中终于找到了打开流量密码的钥匙,相继产生多款爆款选题。

为捕捉最佳光线,她常凌晨四点蹲守拍摄点位;为呈现非遗细节,曾连续一周跟拍藏族老匠人。如今她的账号已形成“文化探秘”“高原物产”“四季乡城”三大内容矩阵,乐此不疲地向外界宣传展示着“远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香巴拉”。“流量来了,乡城就不再是地图上的小圆点,而是大家心里的诗和远方了。”她动情地说。

在直播间开垦乡村振兴试验田

“在数字化时代,流量即销量,我常思考如何借助互联网流量为家乡特产打开销路,助推乡村振兴。”卓玛不仅是这么说的,她也是这么做的。

金秋时节,在川西高原的蓝天白云下,拥中卓玛正用手机直播着家乡的特产。镜头里,她脸蛋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身后是巍峨的雪山和洁白的白藏房。“家人们看,这是我们刚采的新鲜苹果,每一颗都带着高原的清香!”

“以前我们的苹果都被外地商贩低价收走,他们一转手就能卖好几倍的价钱。”拥中卓玛回忆,“流量不该只停留在点赞量上,我想发挥一点自己的力量,把乡亲们辛辛苦苦种植、采摘的山货买个好价钱。”她认真说着。

此后拥中卓玛建立“乡城优品”选品标准:亲自考察农户种植过程,检测产品品质,设计具有文化元素的包装。夏天帮牧民线上销售松茸,冬季推广村民的藏香猪腊肉。这些生长在雪山脚下的“宝藏”,正通过拥中卓玛的小屏幕,从香巴拉飞向天南地北。

变身乡城“行走的文化名片”

在湖南卫视《花儿绽放》节目“村晚”的录制现场,身着传统“疯装”的拥中卓玛以一段即兴的丰收歌舞惊艳全场。表演间隙,她不忘向观众详细介绍服饰上精美的吉祥八宝图案,将藏族文化娓娓道来。这样的场景,在成都国际非遗节、各地文化展会上屡见不鲜。每次登台表演,她都不忘为家乡代言,巧妙地讲解乡城的文化旅游知识……。从2017年起,拥中卓玛累计参加了不下15场次的各类大型综艺、展会等活动,她总能把每个展示机会转化为家乡推介会。参加任何一项活动,“我的家乡乡城”成为她最常说的一句话。这份执着不仅让她成功走入大众视野,成为备受喜爱的“网红”的同时,更带动了乡城的文旅热度。

“我想多参加像这种能够宣传推广家乡的综艺节目,让更多人了解美丽的乡城。”这是拥中卓玛的初心,更是她的使命感。一路走来,拥中卓玛的付出也获得了丰厚回报:“我为圣洁甘孜代言活动最佳风采奖”“四川省十大乡土文化能人”“乡城县网络宣传达人”“遇见甘孜的甘孜,寻找最美珠母”大赛冠军、湖南卫视“村晚·才艺花儿”和“年度绽放花儿”等各类荣誉奖项。

相信在拥中卓玛这样的“文化使者”的持续努力下,乡城的未来发展必将更加美好,她奔波的身影终将化作家乡最动人的身姿、最亮丽的名片。